做青VS焙火,乌龙茶的工艺之争( 二 )


然而, 焙火受限于茶叶做青阶段打下的“基底”, 做青工艺如有重大缺陷, 对焙火师傅而言是妥妥的“历史遗留问题”, 只能调整, 难以治本 。 就好像一个地基没有打牢的大厦, 后续的师傅再有能耐, 也不可能把楼盖得又高又稳 。 当然, 一泡做青“完美”的乌龙茶, 也可能在后期焙火的过程中一个不小心虎头蛇尾, 乃至满盘皆输 。 茶叶焙火度过高, 容易导致原有的独特香气散失、失去特点, 或是焙火程度超过了茶叶的耐受度而“伤火”, 使得茶汤空泛、饮之无物, 甚至焙到炭化, 失去茶的本性 。
焙火的耐受度:茶青品质与做青工艺缺一不可
这里就要说到做青和焙火的耐受度问题了 。 一般来说, 茶树鲜叶的底子越好, 可以耐受的做青和焙火程度也相应更高 。 茶树鲜叶的底子和茶树的品种、山场、树龄、茶园管理、采摘等都有关系;而所谓更重的做青与焙火程度, 比较直观的体现就是更重的“摇青”、更多次数的“摇青—静置”交替, 与更高温、更长时间、更深刻的焙火等 。
对于普通喝茶的人来说, 要判断做青程度和焙火程度, 比较直观的就是看茶汤颜色和叶底:未经焙火的茶, 茶汤青绿泛白、叶底鲜绿无红边或少红边的, 属于做青手法偏轻的;茶汤金黄、叶底绿叶红镶边, 或红边比例较多的, 则做青的手法偏重 。 而焙火越重的茶, 汤色往往越深, 气息越是内敛, 滋味也渐转醇和 。 当然, 这只是个概括性的总结, 经验丰富的品茶人往往能通过茶的香气、滋味做出精确的判断, 观汤色、察叶底只是验证而已 。
市场上经营焙火茶的茶商, 往往容易贬低轻火茶, 认为焙火是考验茶叶底子是否够“硬”的关键, 体质羸弱的茶, 稍加焙火就泯然众人, 茶质尽失 。 不过, 除了茶青品质的影响, 做青工艺的基底也至关重要, 直接影响到焙火的耐受度 。
就茶香而言, 茶叶有“低沸点香”与“高沸点香”, 这里的“沸点”并非实指类似水一般的沸腾, 而是指促使茶香快速挥发蒸散的温度节点 。 低沸点香如青味、杂味或浮在表面的“青香”、“生香”等, 这类香气往往飘浮、与茶汤分离, 禁不起高于70度的烘焙温度;沸点较高的香气如内敛的“花香”、“蜜香”、“果香”, 往往较为清纯、内敛、持久, 也令人愉悦, 能在高焙温的刺激下转化出其他的香气, 又称为“入骨香”或“落汤香” 。
除了茶青品质的影响, 禁不起焙火的“浮香”或耐折腾的“入骨香”取决于做青时是否把茶青做“熟”, 当然, 这也影响到焙火时温度的调整或对茶香的取舍 。 曾有武夷山正岩茶区的朋友很自豪地说“正岩茶底子硬, 随便炖!”——“炖”是焙火的方法之一, 类似煲汤一样以文火、长时间来促进茶性转变 。 炖得好的茶茶汤醇厚绵密, 香气内敛, 带着幽幽的花果香, 深为老茶客所喜 。 然而, 并非所有乌龙茶都耐得住焙(或者说“炖”) 。
曾实验性地烘焙极为清香的高山乌龙茶, 最高焙温不过八十五度, 烘焙过程弥漫着夹杂花香的青味, 持续一个多小时后青味淡去许多, 但也因表面的低沸点香随着青味挥发, 开汤时香气大减, 茶汤略显空泛——这就是做青时过于保守, 没有把青做透, 导致茶青内质没有被充分激发、青味又未能在做青时得以挥发所致 。 当然, 这种茶往往是不焙火、冷藏保存且只喝香气的 。
做青不足, 焙火来补?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