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道发展史,绿茶的功效与副作用( 三 )


玉川子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诗中写道:一碗喉吻润, 两碗破孤闷 。 三碗搜枯肠, 唯有文字五千卷 。 四碗发清汗, 平生不平事, 尽问毛孔散 。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 七碗吃不得也, 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 文字五千卷, 是指老子五千言《道德经》 。 三碗茶, 唯存道德, 此与皎然三饮便得道义同 。 四碗茶, 是非恩怨烟消云散 。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仙灵, 七碗羽化登仙 。 七碗茶流传千古, 卢仝也因此与陆羽齐名 。
钱起《与赵莒茶宴》诗写主客相对饮茶, 言忘而道存, 洗尽尘心, 远胜炼丹服药 。
斐汶《茶述》记:茶, 起于东晋, 盛于今朝 。 其性精清, 其味淡洁, 其用涤烦, 其功效和 。 参百品而不混, 越众饮而独高 。 茶, 性清味淡, 涤烦致和, 和而不同, 品格独高 。
中唐以降, 已经认识到茶的清、淡的品性和涤烦、致和、全真的功用 。 饮茶能使人养生、怡情、修性、得道, 甚至能羽化登仙 。 陆羽《茶经》, 斐汶《茶述》, 皎然三饮, 卢仝七碗, 高扬茶道精神, 把饮茶从目常物质生活提升到精神文化层次 。
综上所述, 八世纪下半叶, 值中唐时期, 煎茶茶艺完备, 以茶修道思想确立, 注重对饮茶环境的具备初步的饮茶礼仪, 这标志着中国茶道的正式形成 。 陆羽不仅是煎茶道的创始人, 也是中国茶道的奠基人 。 煎茶道是中国最先形成的茶道形式, 鼎盛于中、晚唐、经五代、北宋, 至南宋而亡, 历时约五百年 。
二、宋明时期——点茶道
点茶法约始于唐末, 从五代到北宋, 越来越盛行 。 十一世纪中叶, 蔡襄着《茶录》二篇, 上篇论茶, 色、香、味、藏茶、炙茶、碾茶、罗茶、候汤、①盏、点茶, 下篇论茶器、茶焙、茶笼、砧椎、茶钤、茶碾、茶罗、茶盏、茶匙、汤瓶 。 蔡襄是北宋着名的书法家, 同时又是文学家、茶叶专家、荔枝专家、其《茶录》奠定了点茶茶艺的基础 。
十二世纪初, 宋徽宗赵佶着《大观茶论》二十篇:地产、天时、采择、蒸压、制造、鉴辨、白茶、罗碾、盏、筅、[缶并]、杓、水、点、味、香、色、藏焙、品名、包焙 。 赵佶是杰出的艺术家, 书画、诗文皆佳, 且精于茶道 。 点茶道蕴酿于唐末五代, 至北宋后期而成熟 。
①:左旁火;右旁:上三个力, 下月 。
(一)点茶道茶艺
点茶道茶艺包括备器、选水、取火、候汤、习茶五大环节 。
1.备器
《茶录》、《茶论》、《茶谱》等书对点茶用器都有记录 。 宋元之际的审安老人作《茶具图赞》, 对点茶道主要的十二件茶器列出名、字、号, 并附图及赞 。 归纳起来点茶道的主要茶器有:茶炉、汤瓶、砧椎、茶钤、茶碾、茶磨、茶罗、茶匙、茶筅、茶盏等 。
2.选水
宋人选水承继唐人观点, 以山不上、江水中、井水下 。 但《大观茶论》水篇却认为水以清轻甘洁为美, 轻甘乃水之自然, 独为难得 。 古人品水, 虽日中泠、惠山为上, 然人相去之远近, 似不常得, 但当取山泉之清洁者 。 其次, 则井水之常汲者为可用 。 若江河之水, 则鱼鳖之腥、泥泞之汗, 虽轻甘无取 。 宋徽宗主张水以清轻甘活好, 以山水、井水为用, 反对用江河水 。
3.取火
宋人取火基本同于唐人
4.候汤
蔡襄《茶录》候汤条载:候汤最难, 未熟则沫浮, 过熟则茶沉 。 前世谓之蟹眼者, 过熟汤也 。 沉瓶中煮之不可辨, 故日候汤最难 。 蔡襄认为蟹眼汤已是过熟, 且煮水用汤瓶, 气泡难辨, 故候汤最难 。 赵佶《大观茶论》水条记:凡用汤以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 过老则以少新水投之, 就火顷刻而后用 。 赵佶认为水烧至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 。 蔡襄认为蟹眼已过熟, 而赵佶认为鱼目蟹眼连绎进跃为度 。 汤的老嫩视茶而论, 茶嫩则以蔡说为是, 茶老则以赵说为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