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食物”者为俊杰 | 口味喜恶背后的性格、基因奥秘( 四 )


呐, 你大概明白了, 遗传和环境会交互作用影响到如今的我们, 一份精心设计的健康食谱其实不一定适用于所有人 。 药方抑或毒药, 取决于你是谁, 你在哪里 。
回答开头的问题:很多人离开故乡或放弃传统饮食后, 患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的概率明显上涨 。 关于这一点, 饮食学家 Gary Nabhan 提醒我们:“你要在意的不是实验里又发现了什么新的基因疗法, 通过什么技术去克服基因, 而是回到自己的家乡, 去了解自己的根, 去探索先辈们的食谱 。 ”
“立春一过, 离清明就不远了 。 人们这一天会挎着篮子去山上给已故的亲人上坟 。 篮子里装着染成红色的熟鸡蛋, 它们被上过供后, 依然会被带回到生者的餐桌上, 由大家分食, 据说吃了这样的鸡蛋很吉利 。 而谁家要是生了孩子, 主人也会煮了鸡蛋, 把皮染红, 送与亲戚和邻里分享 。 所以我觉得红皮鸡蛋走在两个极端上:出生和死亡 。 它们像一双无形的大手, 一手把新生婴儿托到尘世上, 一手又把一个衰朽的生命送回尘土里 。 所以清明节的鸡蛋, 吃起来总觉得有股土腥味 。 ”(迟子建《故乡的吃食》)
正如他所写, 我们早年的饮食偏好承载了丰厚的情感记忆和社会文化, 它也定义了我们是谁、我们从哪来、我们的身份、生活的内涵等等 。 在和朋友聊天时, 关于餐桌上饮食习俗等等的讨论, 往往也能牵连起各种回忆, 意义深远 。 “You are what you eat”, 这话说得不无道理 。
2. 无辣不欢的人:恭喜你们勇敢突破禁忌!
作为吃货, 其实挺难接受事实:喜欢吃一样食物, 不止是觉得它好吃, 居然还有基因的影响(我才不信呢哼) 。 也确实, 逢人聊起喜吃什么、不喜吃什么, 我们常以为这是自由意志, 不受其他人左右 。 但“味道”其实没你想的那么简单, 它是混合了社会文化、个人体验和生物基础的一种感觉, 值得细细思考 。
现在, 就来谈谈“辣” 。

识“食物”者为俊杰 | 口味喜恶背后的性格、基因奥秘

文章插图

自明代辣椒传入中国以来, 风靡华夏大地 。 俗话说, “四川人不怕辣, 贵州人辣不怕, 湖南人怕不辣” 。 关于吃不吃辣这一点, 友心人团队向来自称“假广东人”、“假江浙人”, 因为由小教务掌厨的“辣椒炒一切”每每都是清盘的, 但遭遇泡椒和红辣椒籽的致命时刻, 还是要七窍喷火, 口鼻生烟, 此刻, 便有人问:
“何以有人嗜辣如命?而有人吃不得一点辣?”
回答这个问题, 先要了解关于辣椒的基本常识 。 张爱玲见多识广, 对此又有话说:
西班牙被北非的回教徒摩尔人征服过, 墨西哥又被西班牙征服过, 就都爱吃辣椒 。 中世纪法国南部受西班牙的摩尔人的影响很大 。 当地的名菜, 海鲜居多, 大都搁辣椒粉、辣椒汁 。 辣味固然开胃, 嗜辣恐怕还是 an educated tast(教练出来的口味) 。
在回教发源地沙乌地阿拉伯沙漠里日夜气温相差极大, 白天酷热, 人民畜牧为生, 逐水草而居, 没有地窖可以冷藏食物 。 辣的香料不但防腐, 有点气味也遮盖过去了 。
这段话, 爱玲奶奶有几点说的很对:
① 辣椒不是中国原产的, 而是引自外国 。
② 辣能防细菌滋生, 起初是混入肉类保质用的, 热带地区先行此道 。
③ 吃辣多数时候是可以培养的饮食习惯, “辣椒暴露疗法”会有慢性脱敏的效果, 通俗来说, 就是由少至多地多吃几次, 就不会那么害怕了 。
识“食物”者为俊杰 | 口味喜恶背后的性格、基因奥秘

文章插图
友心人日常菜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