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食物”者为俊杰 | 口味喜恶背后的性格、基因奥秘

小友说:沈复的《浮生六记》里面有一段写自己与妻子吃腌菜的对话, 沈复觉得卤瓜又不好看, 味道也怪, 但后来却爱上了吃, 她妻子说“情之所钟, 虽丑不嫌” 。 食物就是这么妙, 口味偏好的背后, 既有浪漫的文化传统, 也透露着基因的奥秘 。 此文尤其适合无辣不欢党、反香菜联盟、喝牛奶腹泻的童鞋观看 。

识“食物”者为俊杰 | 口味喜恶背后的性格、基因奥秘

文章插图

谈到吃吃喝喝, “民以食为天”、“饮食男女, 人之大欲存焉”等句子很容易脱口而出 。 前阵子有本《巨婴国》跳反这种言论, 批判说“广州炳胜旗舰店规模异常巨大, 目测全体国民心理水平还停留在口欲期”, 且不论什么是所谓“集体口欲期”, 炮轰人类追求美食的心理实乃荒谬狂妄 。
想来有些信息可能作者没搜集到, 或是不屑纳入本应严谨的书写过程, 比如, 嗜食河豚的日本人将河豚的鲜美称为“A Taste to Die For”;德国农民对一头猪的充分开发程度不亚于潮汕大厨处理牛肉;墨西哥的辣椒能料理出百变风味;辛辣香料搭配出的催情秘方堪称约会利器;有些国外名厨睡觉都戴着手套来保护皮肤对食材纤毫之差的敏感度…
张爱玲曾在《谈吃与画饼充饥》一文里写道:“报刊上谈吃的文字很多, 也从来不嫌多 。 中国人好吃, 我觉得是值得骄傲的, 因为是一种最基本的生活艺术 。 如插花与室内装修, 就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 而相形之下又都是小事 。 ‘民以食为天’, 但看大饼油条的精致, 就知道‘食’不光是填饱肚子就算了 。 ”
数千年以前, 顿顿吃野草蔬果的人类祖先们围坐山洞里, 密谋着捕头豪猪改善伙食 。 不久后, 只见树林里生起火, 他们炖肉汁, 挤果汁, 吃饱喝足倒头睡大觉 。
活到今天真不容易, 我们得感谢很多人告诉我们什么能吃、什么吃了会中毒 。
识“食物”者为俊杰 | 口味喜恶背后的性格、基因奥秘

文章插图

《诗经》的佚名作者都是优秀的生态学家, 里头记载有44 种确定的或可能的食物性植物, 包含谷物、蔬菜、水果和坚果;相较之下《圣经》只指出了 29 种;秦朝时, 大焚书明确赦免农业和医学两类, 农业与食物生产仍被置于优先地位;汉朝灭亡时, 食物、农作物数量翻了好几个倍, 对美食的需求也旺盛起来 。
依附于饮食的社会意义和阶级象征也愈发丰富 。 《诗经》的作者们拿节日的淡酒、上等的谷物和肉与平常吃的粗粮对比, 初步揭露阶级矛盾, 而孔子以来的所有中国古代哲学流派无一不关注食物、资源保护与饥荒, 乃至食欲的管理 。 自然保护论者孟子对食物的兴趣浓厚, 杨朱倾向于及时行乐, 墨子则提倡兼爱与节制食欲 。 对食物的不同态度, 某种程度上也可视为哲学观的分歧 。
在西方, 从糖第一次运进欧洲得以使用, 被夸张地称作“欧洲历史的转折点”, 直到 13 世纪中叶, 用糖增甜都是有钱人家才做得出来的事 。 快进至 17 世纪中叶, 家家户户都有它的影踪 。 再到 19 世纪中叶, 吃糖成为一种罪行, 反糖人士努力把“加糖”和压迫黑奴、吸人血的形象挂钩, 有些教区民众开始以断食表示忏悔, 清洁内心(可怜了那些生长发育期的少蓝少吕), 相反, 豪饮和饕餮是污秽罪恶的 。 饮食逐渐蒙上道德色彩与思想内涵, 人们任性地认为, 一个人吃什么, 会影响到他成为什么人 。 感兴趣去看一下战争期间各国前线部队的食物配给, 和本国国民分发数量之差, 你会为食物和调料的地位而惊叹的 。
放眼观看世界历史, 我们会发现食物总是饱含情感、意义和象征 。 从《诗经》开始, 祖先就学会用“椒”来隐喻男性生殖器, 或是前两行正经地描绘某种蔬菜植物, 后两行就开始热情奔放地表白心意了 。 到后来, 嘿嘿嘿…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