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乡土散文:棒子面饼( 二 )


她这话确是事实 。 十多年前 , 老家的亲戚中 , 只有那位常走动的大妈还会这门手艺 。 生活水平提高了 , 主食被大米和精白面取代 , 玉米的影儿都稀罕 , 哪里还有棒子面饼的一席之地?
这些年村委会牵头 , 开始组织年轻人学习制作棒子面饼的记忆 。 一项即将消失的老手艺搭上了乡村文化振兴战略的快车 , 得到了保护和传承 。 饮食风俗是地区特有文化最鲜明的体现 , 留住饮食特色就是留住了地域文化;留住了地域文化必然能留住乡愁 。 许多年难觅踪迹的吃食又悄悄出现在大集上 , 重回了人们的餐桌 。

留住乡愁并非是让人回头向后看 。 通过不断地回忆 , 将艰苦岁月里偶然闪光的美好瞬间靠着怀想作滤镜 , 修饰再加以放大 , 通过不断重复打磨成想要的模样 。 乡愁是时光一去不返后沉淀下的微痕 , 是人生在经过一次次大浪淘沙沉寂下来时 , 扎根于内心的眷恋 , 切切故乡情!小小的棒子面饼承载着燕赵大地的朴实与爽朗 。 俭朴、勤劳 , 以及在艰难年月中琢磨出的巧思 。 化作深情 , 留在一粥一饭之间;靠着回忆和讲述传承下去 , 最终融入今天身处高楼大厦中的生活 。 留下的应是勤俭持家、踏实做人的朴素道理 , 这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今天这个时代仍然所需要的 , 其载体却是简单的家乡饭 , 以及记忆中再也无法回去的老屋旧街 , 炊烟故乡 。

审阅:王辉成
简评:在艰苦岁月里 , 人们赖以生存的棒子面饼子 , 成了今天乡愁的寄托 。 作者满怀深情回忆了祖父母一辈人对棒子面饼的感情 , 言语之间流露出对今天幸福生活的珍惜 。
终审:严景新
作者:张宝(盲人) , 毕业于北京联合大学音乐学专业 , 现为北京市声波残障服务中心“金盲杖”公众号核心作者成员 。 曾有散文《小巷的四季》等散发于《盲人月刊》 。 2018年 , 在中国盲人协会举办的“我们的改革开放时代”主题征文活动中 , 作品《读书》一文获得二等奖;2019年举办的“我与无障碍”征文活动中 , 作品《窗》获得一等奖;2020年 , 在中国盲文出版社组织的“携手抗疫 , 阅读同行”征文活动中获得二等奖 。 百度、搜狐、华夏经纬网对其事迹均有报道 。
【拉面|乡土散文:棒子面饼】编辑:卜一
每日刊发作品优选纸刊《中国乡村》杂志 , 凡上刊者免费包邮赠送样刊
投稿必须原创首发 , 投稿邮箱:zxmtth@126.com
声明:本文为中乡美原创作品 , 未经允许 , 不得转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