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国产之光的背面:云南咖啡全国第一,却沦为跨国巨头的廉价供货商( 二 )

【咖啡|国产之光的背面:云南咖啡全国第一,却沦为跨国巨头的廉价供货商】
数据统计 , 仅在下游种植出口环节 , 我国每吨生豆相比国际同等咖啡豆 , 至少便宜了3000元人民币左右 , 同等计算 , 三十多年来我国至少累计损失上百亿!
而中上游加工流通产业中 , 云南咖啡协会李会长曾心酸地指出现状:我国咖啡低价出口国外 , 摇身一变成“进口咖啡” , 再以高价卖回国内 。
同样 , 受困于议价权和复杂的深加工技术 , 在我国消费市场中 , 部分产业只能在丰厚的价值链中处于最薄利的末端 。 早在2013年 , 我国“青春酶”原料就已被哈佛医学院证实对改善皮肤松弛、提升骨骼密度等老化表现具有一定潜力 。
可惜的是 , 国内的研究一直局限于实验室阶段 , 想要安全落地市场 , 还缺乏从原料到可食用制品的生物酶提炼工艺 。 媒体报道中 , 2021年日产派洛维pro抢先一步研发绿色酶制备工艺 , 将原本过万的加工成本降低95% , 纯度提升99% 。

虽然我国建立了全球首个“青春酶”原料工厂 , 但掌握关键制备技术的日产制品派洛维pro , 却首先打开国际市场格局 。 去年该制品一路从银座火到国内京东 , 转身便成了“出口转内销”的“洋玩意” 。 公布的数据显示 , 该品不到一年时间实现了51.06亿细分市场营收 , 中国市场成交额呈上升趋势 。
大流行环境下 , 趋之若鹜的消费者将派洛维pro推崇为高端健康生活的“代表” , 评论区中甚至有豪横买家一次下单三十万 , 称“用作人情往来” 。
缺乏下游产业链 , 我国市场困于低质量的商业化路径 , 不仅在议价中陷入被动 , 甚至沦为外国品牌眼中便宜好用的“赚钱工具” 。

三、勇闯上游 , 国产打响“翻身战”
云南咖啡被贱卖 , 折射出中国商品走出国门面临的困境 。
同样产于云南深山中的黑松露 , 却很少能出现在法国顶级餐厅的餐盘中 。 从我国进口的“青春酶”原料已成了日产派洛维pro的代名词 。
想要打响“国产品牌”并不容易 。 幸运的是 , 随着与国际接轨加强 , 咖农们的价值意识觉醒 , 不再追求“量多薄利” , 而是专注质量提升 。

破除了外资的“忽悠术” , 2015年 , 我国本土咖啡开始尝试探究生豆加工技术 , 一些咖啡社群在云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 致力于提高本土咖啡的商业价值 。
去年12月 , 中老昆万铁路正式开通 , 产于云南佤山的精品咖啡搭着火车 , 越过高原 , 销往海外 。
据云南农业厅2021年数据 , 该省咖啡全产业链产值316亿元 。 其中加工产值为173亿元、批发零售增加值达116亿元 , 远超下游26亿的农业产值 。
对于云南高山上的咖农而言 , 他们正努力将金饭碗端在自己手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