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细数京城的“小吃”( 三 )


好心店主发明“卤煮火烧”
卤煮火烧早年间叫做卤煮小肠 , 这一品种是陈玉田始创的 。 陈玉田的先人从原籍——河北省三河县来北京 , 在广安门外莲花池附近的一家酒铺门前卖“熏鱼儿” 。 卖“熏鱼儿”实际上是卖熏制的猪头肉、猪下水 。 来酒馆喝酒的多是赶大车、拉人力车、做瓦木工的 , 所谓“卖苦力气”的劳动群众 。 到此喝“二两”(酒) , 买些熏猪头肉或下水佐酒 , 顺便把自己随身带来的干面食(饼或馒头、窝头之类)一起吃了充饥 。

陈师傅觉得天寒地冻、北风呼啸的时候 , 这么吃太不舒服 , 就把顾客带来的干面食与猪头肉、猪下水等在一起煮过 , 供顾客食用 。 每当陈师傅为顾客端来有肉有饼、连菜带汤的这么一大碗时 , 不仅热气拂面 , 而且肉香扑鼻 , 比吃冷猪头肉更为可口 , 别具香味 。 由此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 从此陈师傅不再与别人争着卖“熏鱼儿” , 改为卖这种由他创制的食品——卤煮火烧 。
北京人吃小吃说道多
有人把北京小吃的风味特点总结出三条:一是味儿 , 咸甜分明 , 味觉刺激明显;二是质地 , 要么酥脆可口 , 要么软滑顺口 , 少有皮的塌的;三是温度 , 有的吃起来烫嘴 , 像刚出锅的热炸糕、白汤杂碎 , 有的入口冰凉 , 像江米凉糕、艾窝窝 , 绝没有不凉不热温温吞吞的 。
不过 , 在下还想加上一条:色彩 。 北京几百种小吃绝对称得上五彩斑斓 , 金灿灿的豌豆黄、玛瑙般的蜜三刀、白玉般的豆腐脑、红彤彤的炸灌肠、紫油油的栗子凉糕……悦目而又可口 , 给人双重享受 。 这样才称得上色、香、味俱全 。
北京人吃小吃也有说道:吃炒肝、喝面茶决不用勺子和筷子 , 而是端着碗底儿 , 转着圈喝;吃卤煮火烧不能放香菜;吃豆腐脑儿不能放辣椒糊 , 得放辣椒油;吃煎灌肠不能用筷子 , 得用牙签……您若不是这样吃 , 老北京人会说你是沙锅安把儿——怯勺 。
笔者的独爱——“炒疙瘩”
说了这么许多 , 但是在各地小吃排行榜上 , 一提到“老北京” , 感觉总有微妙变化 。 明明是带着历史积澱的大人物 , 可一到这个门类就“理亏” , 很多人甚至想不起来 , 所谓老北京小吃的代表是什么 。 总不能每每提起 , 都要搬出豆汁和滷煮吧?毕竟前两者是很多人心中响当当的“黑暗料理” , 属于还没出场 , 就劝退的“重型武器” 。

但如果因为这个原因 , 就说老北京小吃乏善可陈 , 也是不公道的 。 毕竟吃的要到饭店中才见真身 , 互联网中的流传 , 也只是捕风捉影 。 随便一个老派的京味馆子里 , 当地人觥筹交错的桌子上 , 绝对会有一盘貌似主食 , 却满身光泽度和锅气的神奇物种 , 乍一看很迷 , 除了胡萝卜丁和黄瓜丁依稀可见 , 其他材料似乎都真身莫辨 , 合起伙来故弄玄虚 。
这一盘“炒疙瘩” , 才是地道低调的老北京偏爱 。 “炒疙瘩”是北京的一道独特的民间小吃 , 顾名思义 , 它肯定长得是疙瘩形状 。 名字虽然听起来比较土 , 但是吃起来就不一般了 。 仔细来说 , 炒疙瘩是一种特色面食 , 但它既不属于传统的汉族食品 , 也不属于满族食品 , 而属于传统的清真小吃 。

要说到这个炒疙瘩怎么来的 , 那要推算到民国那会 , 这种小吃的创始人 , 并非什么大人物 , 也不是顶尖御厨 , 不过是当时住在北京和平门外臧家桥一带的民间摊主 , 穆老太太母女俩 , 她们是回族人 , 信仰伊斯兰教 。 据说 , 民国成立还没几年 , 穆老太太就死了丈夫 , 她和女儿在北京的和平门外 , 勉强开了一家小饭店——“广福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