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子|163岁的“狗不理”包子为何变成了“人不理”?( 二 )


刚开始 , 高贵友整了个小推车 , 在码头卖包子 , 那里船只多 , 来往的商旅也多 , 因为现包现卖 , 他的包子卖得很好 。

再加上他脑子灵活 , 琢磨出属于自己的特色包子——灌汤包 。
生意越来越好 , 高贵友也积攒了一些钱 , 于是干脆盘下码头边一间小铺子卖包子 。 铺子起名“德聚号包子铺” 。
每天铺子里都排起了长龙等着买包子 , 高贵友忙着包包子、招呼客人、收钱 , 实在忙不过来 , 他就在旁边放了一个竹篓 , 让顾客自己给钱自己找钱 。
刚开始顾客还会说:“狗子 , 钱放了竹篓里了 。 ”可忙碌的高贵友根本听不见 , 没空理 。

于是 , 顾客们常常打趣说:“狗子卖包子 , 根本不理人 。 ”
这句话你说一次他说一次 , 说着说着就变成“狗不理” 。
就这样 , “狗不理”就成了德聚号的代名词了 , “德聚号”反而没多少人知道了 , 高贵友干脆就直接把包子铺改为“狗不理包子铺” 。
3
也有人不明就里 , 好奇狗都不理的包子为什么还有这么多人买 , 于是好奇地买来吃 。
这应该也是一种广告效应吧?
当时的大人物袁世凯就是这样的好奇心 , 让人买来试一试 , 一口咬下去 , 鲜嫩多汁 , 爆出来的汤汁更是满足了所有的感官 。 吃完后赞不绝口 。

他觉得这样的美味就要分享 , 他亲自去包子铺买了十几个刚出锅的包子 , 趁热马不停蹄地送进皇宫巴结慈禧太后 。
慈禧听说是街边买来的包子时满脸的嫌弃 , 可见袁世凯这么有孝心 , 她也不好落他的面子 , 就勉为其难地拈起一个 。
轻轻的咬了一小口 , 瞬间整个眼睛瞪大 , 这也太好吃了吧 。
慈禧吃完后给了一个超五星好评 , 说天上飞的 , 地下走的不及狗不理好吃 。

慈禧对狗不理包子的评价很快就传遍了皇亲国胄 , 官宦人家 , 他们纷纷跟风买了来吃 。
有了慈禧的背书 , 狗不理名声更上一层楼 , 被评为天津小吃三绝之一 , 成了天津的金子招牌 。
除了天津本地人爱吃外 , 外来的游客也是闻风而动 , 不少吃货从千里之外赶来 , 就为了狗不理包子 。
久而久之 , 人们就有了这样的习惯 , 来天津不吃狗不理包子 。 那就等于枉来 。

皮薄馅大 , 十八个褶子是狗不理包子的特点 , 有人担心狗不理包子这样会不会亏钱 , 从而偷工减料或涨价 。
高贵友说秉着本心做事 , 不会弄虚作假 。
1916年 , 高贵友病逝前 , 叮嘱儿子要好好经营包子铺 , 不要败掉自己的口碑 。
在高贵友的殷切期望下 , 他儿子掌管的包子铺不仅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 , 反而因生意太好了 , 连开了五间分店 。

时间如白驹过隙一般 , 转眼就过去了百年 , 这百年来狗不理包子历经几代人 , 由开始的小推车生意发展到了全国20多个省市设立分店 , 员工多达几万人 。
然而 , 自古以来 , 合久必分 , 分久必合 , 有强盛之时必有没落之际 。
当初的狗不理包子享誉国内外 , 天津人引以为傲的三绝之首 , 到如今 , 只有令人惋惜的地步 。
4
狗不理包子在这个美食横溢的年代只卖包子略显单一 , 为了迎合时代推陈出新 , 店内推出了几大菜系作为辅助 , 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情 。
狗不理在推陈出新时偏离了根本 , 创始人高贵友说不会涨价 。
但如今物质飞涨 , 不涨价是不可能的 , 消费者也能理解 。

可如果涨出天际 , 那消费者就不乐意买账了 , 普通包子两三块钱一个 , 看在美味和老字号的份上 , 狗不理比其它包子多涨一两块钱 , 消费者也是能接受的 , 大不了就隔三差五的吃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