鱿鱼|壳包肉包壳包肉……它是远古鱿鱼近亲,最后长成“五花肉”

鱿鱼|壳包肉包壳包肉……它是远古鱿鱼近亲,最后长成“五花肉”

文章图片

鱿鱼|壳包肉包壳包肉……它是远古鱿鱼近亲,最后长成“五花肉”

文章图片

鱿鱼|壳包肉包壳包肉……它是远古鱿鱼近亲,最后长成“五花肉”

文章图片

鱿鱼|壳包肉包壳包肉……它是远古鱿鱼近亲,最后长成“五花肉”

文章图片

鱿鱼|壳包肉包壳包肉……它是远古鱿鱼近亲,最后长成“五花肉”

文章图片

鱿鱼|壳包肉包壳包肉……它是远古鱿鱼近亲,最后长成“五花肉”

壳包肉包壳包肉……它是远古鱿鱼近亲 , 最后长成“五花肉”
在自然界中 , 动物的坚硬结构基本都只有一层 。
螃蟹和大虾外壳坚韧 , 嚼之费力 , 但剥壳之后内部就是无骨的肉;猪和鸡外部无骨 , 可以直接吃 , 但里面有十分坚硬的骨骼作支撑 , 不小心还可能咬到碎骨头茬;鱿鱼更方便 , 只要挑出硬嘴和一根塑料片一样的长条 , 就再无硬物 , 可以狼吞虎咽了 。
虾、蟹、螺、贝等无脊椎动物是壳包肉 , 脊椎动物是肉包“壳” , 不管是先剥壳还是后剔骨 , 都只需要耗费一次精力 。 很少有哪个麻烦的东西是壳里有肉 , 肉里有壳 , 壳里还有肉的“套娃结构”的 , 但鱿鱼的远古近亲——菊石 , 就是这样的奇葩物种 。

大部分无脊椎动物剥完壳就没有硬质部分了 。
图库版权图片 , 不授权转载
一、壳包肉:上“装甲” , 加保护
菊石属于软体动物门头足纲 , 与现生的鱿鱼一样 , 它们是长着10只长长触手的软体动物 , 在触手后方是类似于鱿鱼的眼睛、头部和长筒状的身体 。
与鱿鱼不同的是 , 它们没有几丁质长片 , 而是在相当于鱿鱼筒部分的外侧套上了大大的钙质硬壳 , 形成了壳包肉的结构 , 使它们整体看来就像长着鱿鱼头的鹦鹉螺 。
虽然它们看起来很像鹦鹉螺 , 但它们却与鱿鱼拥有相同的祖先 , 并且在寒武纪时就脱离了鹦鹉螺类 , 开始独立演化 , 因此更接近于鱿鱼、乌贼、章鱼等无壳或只在内部有壳的蛸亚纲动物 。

既然菊石和鱿鱼拥有相同的祖先 , 那为什么菊石有壳 , 鱿鱼就只有一根几丁质长片呢?这是两者由于适应不同生活方式而产生的选择 。
菊石保留了较为沉重的外壳 , 虽然受到外壳保护 , 但因其重量拖累 , 无法快速游动 。 鱿鱼则适应快速游动的生活方式 , 在演化过程中它们的祖先将软体部分逐渐向外翻转 , 将外壳包到体内 , 形成肉包壳的结构 。
这样一来 , 它们用光滑的软体迎接水流 , 降低了阻力 , 加快了速度 。 外壳变成内壳后 , 失去了保护身体的作用 , 其重量还会影响鱿鱼的游动速度 , 因此在演化
中逐渐退化 。 时至今日 , 鱿鱼原本的外壳就只剩下一根轻薄的长片 , 仅用来附着肌肉 , 最大程度减轻了重量 。

在远古时期 , 能够破坏菊石外壳的生物很少 , 因此菊石大量繁殖 , 它们的种群数量甚至超过鱼类 , 成为海洋中数目最多的物种 。
但进入白垩纪后 , 随着现代食甲性鱼类、螃蟹等物种的演化 , 菊石“装甲”的保护力逐渐减弱 , 其重量又限制了它们的游动 , 使它们在竞争中逐渐处于劣势 。
为了拯救族群 , 菊石各显神通:有的开始巨型化 , 用巨大的体形让捕食者望而却步;有的将外壳缠绕扭曲 , 挂在海藻上守株待兔;还有少数菊石学起了同族鱿鱼的方法 , 试着把软体部分翻出壳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