摆盘|摆盘重要还是味道重要?厨师,你怎么看( 三 )


香糯的大肠盛在简单的深瓷盘里 , 没有任何装饰 , 红褐色的酱汁包裹着卤煮好的大肠 , 一碗上桌 , 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扎实!一口下去 , 充实的肉感填满了整个口腔 , 满足感油然而生 。

九转大肠
△图片来源:受访人孔祥杰
除了以上两位大厨 , 红厨网发现 , 参赛的民厨都带来了自己家乡的特色美食 , 并且都运用上了自己对食材对味道的理解 , 获得了参赛评委的一致好评 。 当然 , 其中也不乏摆盘与味道俱佳的菜品 。

△图片来源:受访人孔祥杰供图
美食美器美味 , 其实味道与摆盘造型从来都不是相悖的 , 而是相辅相成的 。 虽然民厨大赛以味道取胜 , 但是大厨也懂得菜品与餐具与摆盘之间的美学搭配 。 难得的是 , 他们能掌握分寸 , 将这个度把握得很好 , 而不会给人有种喧宾夺主的感觉 。

味为先 , 色为辅 , 一道好菜品是综合的呈现那么 , 菜品到底是“色”更重要还是“味”更重要呢?其实 , 并没有哪个更重要的说法 。 一道菜品的好坏优劣 , 其实是各种元素的和谐配合的结果 。

温拌羊肉
△图片来源:中华民厨大赛官方
注重原料的天然味性 , 讲求食物的隽美之味 , 是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很早就明确并不断丰富发展的一个原则 , 先秦典籍对这些已经有许多记载 。
如成书于战国末期的《吕氏春秋》一书的《本味篇》 , 就集中论述了“味”的根本、食物原料的自然之味、调味品的相互作用和变化、水火对味的影响等方面均作了精辟的论辩概述 , 充分体现了人们对协调和调和隽美味性的追求和认识水平 。

△图片来源:中华民厨大赛官方
唐代“五世长者知饮食”的段成式 , 在所著《酉阳杂俎》一书中概括了八字真言:“唯在火候 , 善均五味 。 ”它既表明烹调技术的历史发展已经超越了汉魏及其以前的粗加工阶段 , 并进入“烹”“调”并重的阶段 , 也表明人们对味和整个饮食生活有了更高的认知和追求 。
麦虾
△图片来源:中华民厨大赛官方
明清时期美食家辈出 , 他们对味的追求已经达到了历史上的更高水平 , 主张食物应当兼具“可口”与“宜人”两种性能方能称得上上品 。 例如清代美食家 , 著有《随园食单》的袁枚进一步认为:“求香不可用香料” , “一物有一物之味 , 不可混而同之” 。
食客对色、味的高度追求让历代厨师们得以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艺 , 并且让菜品逐渐走向精致美观 , 这也就造就了当下我们看到的琳琅满目的丰富菜品 。
不过 , 菜品的本质肯定是味道 , 但在保证味道的前提下 , 我们也应该追求菜品的美 。 毕竟一道好看又好吃的菜品 , 谁不爱呢?我们要警惕的是 , 切勿在“色”和“味”的争议上矫枉过正 , 从而走向极端 。
各位厨师朋友 , 对此你们怎么看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