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失去了本来的味道,食物还能成为生活的避难所吗?|读刊( 四 )


的确,作为公有制的孑遗,食堂并不需要像一般餐厅那样,在成本-营收的问题上秉持着严格的理性计算精神斤斤计较,甚至牺牲食品安全来实现成本管控;更无需将自身“景观化”,进而虚增自身用于营销宣传的资源。正因如此,食堂可以做到“安全放心”,也可以做到“价廉物美”。
但更有趣的是,除却价廉物美,食堂也在一定程度上可被看作“灵韵“的守护者,部分地恢复人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以校园食堂为例,在高校食堂中,食堂师傅属于“职工”的序列,他们与学生的交往远比单纯的商品提供者与消费者更加密切:很多时候,学校会创造机会,让师傅和学生一起参加晨跑、读书等活动,一些地域性学生协会也会与当地籍贯的食堂师傅有所联络,即便是在打饭购餐的过程中,一些比较外向的师傅也会乐意与同学们攀谈。而更加频繁,日常化的交流使得学生的个性化口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满足。例如,很多同学都会回忆,一些常去的窗口的师傅会认识自己,甚至记得自己的饮食偏好。同时,学生自己也可以在特定的时机参与到食物的制备过程中,不少高校都有后厨参观、厨艺比赛等活动。
标准化|失去了本来的味道,食物还能成为生活的避难所吗?|读刊
文章插图
带有鲜明学校特色的的药膳月饼。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食堂所在的校园或单位本身便构成了一个具有整体性的生活世界,而食堂作为这一生活世界的一部分,其所生产的食物也自然而然地与之发生了关联。在这些食物中,生活世界的丰富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充实,而没有被抽象为普遍的、标准化的商品交换关系。
这样的食堂模式如今已不那么常见。但毫无疑问,在许多年前,这样的就餐模式是大多数人的“日常”。因此,“食堂”的名号在今天仍然能唤起人们的回忆,乃至一种“归乡感”——食堂制作的食物足够可靠,甚至可以从中构筑出人和生活世界的整体性关联。因此,对于有过食堂回忆的人而言,食堂在今天依然带有“灵韵”;而即便对于没有这类回忆的人来说,食堂的价廉物美也足以成为一种吸引力。
然而,这样的文化符号在今天也处在“争夺”的焦点之中,在很多时候同样会遭到“收编”。例如,许多餐厅热衷于将自己命名为“XX公社”。它们用上世纪风格的搪瓷杯,领袖画像,宣传画,乃至颇具时代感的服务员着装来装点自己,尝试营造某种“公社感”。同时,单位食堂制作的月饼也会在持续的营销曝光下成为新的景观,并被哄抬出远超所值的高价。正如今年中秋节火爆的“精神饼”,这款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医院食堂推出的月饼,反而因为它与“精神卫生”之间的联系成为了狂欢的焦点,甚至被冠以“精神饼”之名,遭到炒作哄抢。因此,在追捧食堂之时,人们依然摇摆在“灵韵”与消费主义构筑的景观之间。
标准化|失去了本来的味道,食物还能成为生活的避难所吗?|读刊
文章插图
成为网红的“精神饼”。
阿格妮丝·赫勒曾提及现代性之下“故乡”的消逝,而食物之“灵韵”的命运也在某种程度上构成了这一过程的注脚。如果说古人还可以在“莼鲈之思”中借食物的灵韵找到自己与故乡的联系,那么在当下,灵韵的消逝不免令人发出更深层的,“何以为家”的叹息。
作者 | 谢廷玉
编辑 | 李永博 青青子
校对 | 陈荻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