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失去了本来的味道,食物还能成为生活的避难所吗?|读刊

吃货们的十一假期,却是嘴巴的加班周。朋友宴席上的佳肴、鄙陋小巷的小吃、自己做的拿手菜……这个假期,最让你忘不了的美食记忆是什么呢?
我们喜爱美食,因为对许多人来说,食物与我们生活其中的世界有某种特殊的关联——它可以提供特殊的记忆、生活中的慰藉和掌控感,乃至个人的文化认同……换句话说,食物仿佛一枚特别的“碎片”,从中可以涌现出一个人的全部的“生活世界”。
然而,今天的食物与生活世界的联系正在被打破。“现在很多食物缺少阳光和乡愁的味道”,我们常常听到类似的感慨。与这种危机相伴而行的是,食物的呈现方式也逐渐趋向“奇观化”:一方面,社交媒体上充斥着”网红餐厅”的盛景图像,纵然它们往往不能提供优质的饮食体验,却也总有人愿意为之买单;另一方面,那些曾默默无闻,作为计划经济孑遗和公有制象征的食堂也在近期频繁作为奇观出现:医院、机关单位的食堂制作的月饼在今年中秋节期间受到追捧,甚至被哄抢抬价和仿冒……
本期读刊,我们和大家聊聊食物在味觉享受之外的独特意义。在下文中,作者借助德国哲学家本雅明的“灵韵”思想,分析食物如何在前现代社会建立起人与生活世界的联系;为什么这种联系在当代社会越来越淡薄;而食物呈现上愈演愈烈的“奇观化”现象又是如何产生的?
联结世界的方式:
为什么我们总能在食物中找到慰藉?
“食物是很安全的享受,人们可以毫无恐惧地在其中放松自己,在其中找到自由与慰藉。”《鱼翅与花椒》的作者扶霞·邓洛普曾这样说。
在笔者看来,食物与生活世界的关联主要有两种体现方式。第一种方式如邓洛普所说,食物部分充当了作为整体的生活世界的维系者——让人们意识到,生活世界是安宁的,可掌控的。
标准化|失去了本来的味道,食物还能成为生活的避难所吗?|读刊
文章插图
《鱼翅与花椒》,[英] 扶霞·邓洛普著,何雨珈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年7月版。
如果说在第一种情况下,食物支撑起的是作为整体的生活世界,那么在第二种情况下,食物可以与生活世界的组成部分——如特定的时空地域、记忆片段,乃至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发生关联。例如,《晋书·张翰传》便提到“翰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菜、莼羹、鲈鱼脍”。正因为鲈鱼和“秋风”“吴中”之间的关联,才有了“莼鲈之思”的典故。而鲁迅的文章《社戏》则将食物与童年往事,幼时玩伴联系在了一起。
【 标准化|失去了本来的味道,食物还能成为生活的避难所吗?|读刊】无论是哪一种方式,食物常常能与我们与世界之间建立起特殊的关联,可能是一段儿时的故乡回忆,或是建立一种文化认同,带来心灵的慰藉。食物的这种特殊性,用本雅明的话来说,可以称之为食物的“灵韵”。
“灵韵”是本雅明用来谈论艺术品的概念。 在本雅明眼中,灵韵关涉到作品的“语境”,意味着作品的独一无二和不可复制。艺术品的诞生、存续和展示都离不开独特的语境,而灵韵正是被这种语境所造就。例如,某一大师的画作独一无二,任何复制品都无法取代本尊;这是因为大师只对原作倾注了他的创造力,也只有原作,才在其诞生、存续和展示的过程中经历了独特的历史。
标准化|失去了本来的味道,食物还能成为生活的避难所吗?|读刊
文章插图
《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瓦尔特·本雅明著,李伟译,重庆出版社2006年版。
在这种意义上,本雅明用以形容艺术的“灵韵”同样适合于食物。几乎在所有人眼中,总有一些食物承载了特殊的意义,而这种意义来自于它们与人们生活世界之间的具体关联。由此,这些食物具有了独特的、区别于其他食物的灵韵。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