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面|横跨四千里,只为一碗面( 三 )



过去 , 牛肉面馆有和面机 , 可以完成水和面粉的基础融合 , 想要让拉面有筋道 , 还需要经过拉面师傅反复地揉、打、搋、抻 。 邸家牛肉面再开张后 , 高英睿花5000块买了新机器:揉面机 , “成本上 , 能够省掉一个人 。 ”

这样的“机械化” , 在更讲求效率的新式拉面品牌那里 , 自然做得更为成熟 。

但改变不了的事实是 , 大家都需要拉面师傅 , 综合判断面团状态 , 进行“拔剂子”和“抻拉”的最后工序 。 这是决定了牛肉面口感和样态的关键步骤 , 是无法替代的“手工” , 也是兰州牛肉面区别于其他面条的优势与特色 。

【拉面|横跨四千里,只为一碗面】拉面师傅火了 。 甘肃金味德拉面文化产业集团董事长、从2006年开始做拉面师傅培训的梁顺俭说:“店长工资一个月1万到1.3万 , 厨师长是8000到9000元 , 吃住社保全管 , 你给拉来人 , 还给介绍费 。 ”

在他的微信里 , 用手指上下拉动三四屏 , 都是招聘拉面师傅的资讯群 , 资本投资扩店热下 , 上海的牛肉面品牌 , 都在依托劳务公司找人 , 每次一找就是上百人 。

十几年来 , 区别于传统门店带徒弟的模式 , 梁顺俭开办学校 , 扩大了拉面师培训的范围 , 还和兰州当地高校合作 , 设立拉面培训大专专业 , 培养管理人才 。

梁顺俭觉得 , 抢拉面师傅 , 已经成为牛肉面这个领域里的“热现象” 。


梁顺俭创立的拉面培训学校里 , 正在上课的学员们 。

“抢人大战” , 也意味着拉面师傅更多的选择权 。

27岁的王义来自平凉华亭 , 一个地处甘肃、陕西和宁夏三省交会处的城市 。 这一个月 , 王义放下饭馆生意 , 交了4800元的学费 , 到金味德拉面学校 , 系统学习拉面手艺 。

他的饭馆在当地规模不小 , 有400多平米 , 臊子面、拉条子、揪面片等西北主食都有售卖 。 三十年前 , 王义父母开了这间店 , 如今交给他经营 。

“过去也尝试做过牛肉面 , 但是手艺不精通 , 汤料配方也不好 , 我就寻思着学点东西 , 回去彻底创新一下菜单 。 ”在老师们眼中 , 王义悟性高 , 没几天就把各道工序学会了 。

王义一心想着学门拉面手艺回家 , 振兴家业 。 而对于陶小龙而言 , “走出来”是他半辈子生活的关键词 。

陶小龙老家在距离兰州100多公里的临夏 。 和许多以牛肉面为生的临夏人一样 , 陶小龙在东北、广东和上海都开过牛肉面馆 。 断断续续的小本生意里 , 陶小龙想着给家人更好的生活 。

今年年初 , 在朋友的介绍下 , 陶小龙应聘陈香贵 , 成了门店厨师长 。 陶小龙花了很多功夫去适应 。


一碗兰州牛肉面 , 有毛细、细面、韭叶、宽面等8种类型 , 都掌握在拉面师傅的手上 。 /图源陈香贵

如今 , 在标准化体系的帮助下 , 陶小龙不断成长为一个合格的管理者 , 他每天都会依据实际情况来预判第二天的食材用量 , 及时更新给后台 , 也会去门店外走一走 , 和商场保安了解最近活动 , 将可能影响店铺经营的情况认真写下来 。

从传统来看 , 拉面师是一个需要吃苦耐劳的体力职业 , 梁顺俭觉得 ,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 不会优先选择这个手艺 。

在姜军看来 , 当完善的培养体系建立起来 , 拉面师可以不再是拉面师 , “我们听拉面师傅说过 , 学习不好才去学拉面的 , 但是如今在陈香贵 , 需要再次拿出学习的劲儿 , 有压力 , 但这也意味着机会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