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国产啤酒为什么都是大绿棒子( 二 )


从光学角度分析 , 棕色比绿色具有更好的耐光性 , 可以降低酒花的副作用 , 啤酒放在棕色瓶里 , 自然储存得更久些 。 所以 , 大多厂商都改用了棕色玻璃瓶子装酒 。
但这种情况没能持续下来 。
绿色玻璃瓶子的制作工艺相对简单 , 只需要保有它本来的属性即可 , 而想得到棕色瓶子 , 则要先为绿色玻璃脱色 , 再加入化合物 , 相当于多了两层步骤 。
二战以后 , 士兵对酒精的渴求让酒商捕捉到了财富密码 , 但与此同时 , 棕色玻璃瓶很快就供不应求了 , 许多品牌又用回了更容易制作的绿色玻璃瓶 。
这些品牌有口皆碑 , 绿色瓶子因此成了优质啤酒的代名词 , 所以 , 这个传统就沿用了下来 。
随着冰箱的普及 , 棕色瓶子遮光性的优先级迅速降低 , 更没人动得了大绿棒子的地位了 。
有句歌词唱得好:“我说情人总是老的好 , 曾经沧海桑田分不了 。 ”放在玻璃瓶子上 , 也是同理 。
而在中国 , 大绿棒子尤其多 。
江湖传言 , 青岛人都是用塑料袋装啤酒喝的 , 一旦去外地喝瓶装酒 , 就会觉得如同是自来水里勾兑了几滴酒精 。
与大绿棒子相挂钩的量大价低、味道寡淡的啤酒是如何制霸中国市场的呢?
工业拉格进击史
首先要厘清一个概念 , 啤酒的发酵方式分为两类:艾尔(Ale)与拉格(Lager) 。 味道相对寡淡的大绿棒子 , 一般属于后者 。
决定两者味道差异的 , 是酵母的位置 。 艾尔啤酒采用的是上层发酵方式 , 顾名思义 , 酵母在顶部 。 这样的酿制方式 , 会使得酵母释放出更多风味物质 , 让啤酒的口味浓重 , 口感丰富 。
但与高收益相伴的 , 是高风险 。
艾尔在发酵期间会产生大量的热量 , 极易引起啤酒变质 , 因此很难把控具体的产量和质量 , 开盖后是惊还是喜 , 只能三分天注定 , 七分靠打拼 。
相比之下 , 采取下层发酵方式的拉格啤酒就显得稳定而中庸了 。 由于酵母在底部工作 , 代谢物稀少 , 所以口感上更加清爽、寡淡 , 适合大众口味 。
所以 , 在街边的排挡里动辄十瓶起步的老哥们 , 单纯论起酒量 , 可能并不见得有多高 , 只是肚大能装 。
从某个角度看 , 拉格的崛起 , 是西方工业文明的成果 。
19世纪 , 大众对啤酒的消费需求迅速增长 , 由于高成本、低效率的特性 , 艾尔难以填补这个缺口 , 而拉格对原料和工艺的要求更低 , 味道和产量也容易把控 , 天然就适合工业化量产 。
脱颖而出的拉格啤酒 , 从1840年 , 便制霸啤酒市场至今 。
有数据显示 , 在中国 , 九成的啤酒都是拉格啤酒中的淡色拉格 , 而事实上 , 中国啤酒的发展 , 自始至终也都是和拉格息息相关的 。
早在远古时期 , 中国已经有类似于啤酒的酒精饮料 , 但现在正八本流入市场的啤酒 , 实际上是舶来物 。
1900年 , 俄国在哈尔滨建立乌卢布列夫斯基啤酒厂 , 就是如今哈啤的前身 。
1903年英德合资的英德酿酒有限公司在青岛成立 , 后来演化成了著名的青岛啤酒 。
由于本身是外国工厂 , 它们在当时生产的就是淡色拉格 , 这就成了中国啤酒文化发展的基础 。
1900年开始 , 一些民营酒厂陆续出现 , 但在技术、原料、设备集体被垄断的情况下 , 到1949年 , 全国的产量也才只有7000吨 , 难以撼动两家外资酒厂的地位 。
转机始于解放后 , 在社会主义改造运动中 , 啤酒产业逐渐国产化 , 为行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 改革开放后 , 在政策和资金的支持下 , 各地的国营啤酒厂迅速建立 , 想做到批量高速生产 , 仍然要选用工艺成熟的拉格啤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