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材|55道灵魂食谱,一幅当代中国平民饮食的图卷( 二 )


精选代表菜品 , 揭秘上乘烹饪法则
生于美食名城扬州的作者戴小蛮 , 至今仍记得幼时自己所受的饭桌“教育”:讲规矩的扬州人 , 包出的包子必然是32道褶;样貌平平无奇的老饭馆服务员 , 可以在辗转几桌之后 , 仅凭脑子就记住若干人的需求 。 在了解食材特性 , 探索无限可能方面 , 中国人的智慧和实践不可小觑 。 《中国人超会吃》一书 , 便通过精选出的55道代表菜品 , 分享了中国人在漫长历史中发展总结出来的一些烹饪秘法与金律:做八宝豆腐 , 聪明人不用工业合成的鲜味剂 , 而是用猪骨头、鸡肉、鸭肉、排骨之类的食材 , 提前一天做好上乘高汤 , 所谓“厨师的汤 , 唱戏人的腔” 。 做蒜粒鳝筒 , 大蒜一定事先在油里炸过 , 过一下沸水 , 还要经历微煸 , 让它呈现肥润口感 。 生煸酒香草头 , 每株草头只取顶端三片叶子 。 拔丝苹果 , 炒糖时要用绵白糖而不是白砂糖 , 因为后者结晶颗粒小 , 口感更好 。

食材|55道灵魂食谱,一幅当代中国平民饮食的图卷
文章图片

与传统的食物指南书不同 , 《中国人超会吃》采用多层立体式的编排结构与图文犬牙交错的排版形式 , 在主体文字和精美大图之外 , 辅以背景知识、食材准备、制作步骤、针对特殊食材的百科小知识 。 每道菜谱既提供关于食物烹饪的实用法则 , 也将与食物相关的历史传统、山川湖海、仪式人情娓娓道来——带你捕捉食物、土地与人息息相关的内在联系 。
六地市集采风 , 展现鲜香沸腾生活
在《中国人超会吃》中 , 你还将看到来自北京、上海、南京、苏州、扬州、成都六地各异的市集采风——从特色食材、服务观察到买卖语言 。

食材|55道灵魂食谱,一幅当代中国平民饮食的图卷
文章图片

南京人遇到相熟的摊贩 , 热情地打招呼:“老板 , 多少日子不见了?”
上海人砍价时会:“葛末卖便宜一点末好!侬再送我点小葱 。 ”
成都人挑到满意的食材 , 不禁感慨一句:“这个看到有点安逸(巴适)喃!”
菜市场成为联结人与人的公共空间 , 承载了我们对一座城市味道的记忆 , 有时候也是魂牵梦绕的乡愁所在 。
曾经 , 在资源匮乏的北京菜场 , 每逢冬季白菜就像是唯一的蔬菜 。 现在 , 不但来自各地的蔬菜输入异常丰富 , 原本只管把毛豆堆成山堆的粗放卖家 , 也开始学习南方卖家的细腻贴心 , 卖起了现剥毛豆米 。 在人气很旺的三源里菜场 , 更每天走动着不同国别、肤色和语言的顾客 , 挑选着来自全球不同产地的蔬食、调料、水果、奶酪、牛排、海产 。 在这样丰富的市集表相之下 , 其实隐藏着种植技术的进步、交通运输的发展、不同地域和国别之间的互通有无 。
阅读这样的烟火市集 , 感受其外的活色生香 , 其内的暗流涌动 , 快感不亚于品尝一道好菜 , 让人看到个性独具又生机勃勃的当代中国 。 正如作者王恺所说:“中国人超会吃 , 爱吃 , 与吃相伴终生 , 这也是某种国民性的表现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