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笋|面线糊、海蛎煎、姜母鸭、醋肉、牛排、土笋冻……泉州是什么味儿的?

原创 王枪枪 三个料理人

土笋|面线糊、海蛎煎、姜母鸭、醋肉、牛排、土笋冻……泉州是什么味儿的?
文章图片

▲远眺开元寺 图/三个料理人
枪枪对泉州有一种执念 。
第一次听说泉州是在大学 。 一位泉州的同学说起他的故乡 , 喜爱溢于言表 , 罗列了一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起点”“古代东方第一大港口”“世界宗教圣地”……

土笋|面线糊、海蛎煎、姜母鸭、醋肉、牛排、土笋冻……泉州是什么味儿的?
文章图片

▲老君岩 图/三个料理人
但浅薄的枪枪只记住了一句话——我们泉州 , 好玩好吃好逛 。
去年 , 枪枪和同事去了一趟泉州 。 待的时间不算长 , 但几乎所有人都被泉州俘获了 。 城区不大 , 用脚就可丈量;城市气氛闲适、平静、自然 , 食物清新、朴实、鲜美 。 所有人的感受都可以被一句因为滥用而显得很俗气的话形容 。
被疗愈了 。
气候物产丰富、对外贸易发达、多元文化交融 , 共同造就了丰富广博的泉州味道 。
面线糊、卤面、肉粽、蚵仔煎、炸醋肉、牛肉羹、土笋冻、石花糕、芋头饼……都是泉州的饮食名片 。 几乎每张名片 , 都在讲述泉州是什么味儿的以及为什么会是这种味儿 。
泉州饮食文化 , 离不开中原闽南文化交融和中外文化交融 。
泉州人的祖先大多来自中原和北方地区 。 从秦汉至宋代长达一千多年的历史中 , 中原士民不断迁徙泉州 , 集中的迁徙和零散的移居兼而有之[1] 。 他们不仅带来了中原的生产工具、技术 , 也带来了中原地区的传统饮食文化 。 现在泉州一些“羹”类食品 , 比如粉羹、蚝仔羹、肉羹等 , 这些烹调技术就是由中原传进来的[2] 。

土笋|面线糊、海蛎煎、姜母鸭、醋肉、牛排、土笋冻……泉州是什么味儿的?
文章图片

▲牛排 图/三个料理人
中原闽南文化交融之外 , 中外饮食文化交融也为泉州饮食增砖添瓦 , 比如加咖喱/沙茶炖煮的牛排 。 牛肉应是清真饮食的印记 。 自唐朝起 , 泉州开埠;宋元时期 , 泉州以“刺桐城”之名饮誉世界 。 外国海商之佼佼者首推穆斯林 , 他们不畏艰险 , 运来名贵的香料、药材 , 载去精美的丝绸、瓷器 。 大量穆斯林选择留了下来 , 在泉州这个国际大都会经商、传教和生活[3] 。
沙茶则起源于南洋 , 而闽南先民又是当年下南洋讨生活的主力军 。 这些华侨始终保持着与故土的血脉联系 , 许多海外饮食便由此进入闽南 , 据厦门民俗学家杨纪波考证 , 华侨陈有香是沙茶引进厦门的传带人之一[4] 。

土笋|面线糊、海蛎煎、姜母鸭、醋肉、牛排、土笋冻……泉州是什么味儿的?
文章图片

▲沙茶成就诸多美食 , 新加坡的沙嗲肉串 图/三个料理人
此外 , 泉州饮食还呈现明显的海味和古早味 。 海味 , 就是海鲜味 , 泉州地处东南沿海 , 海岸线漫长 。 靠海吃海 , 丰富的海产既能以硬菜的面目独当一面 , 也能消融在众多小吃和主食中 , 比如面线糊和卤面 , 比如鱼卷和土笋冻 。
古早味 , 就是遵循传统的味道和技法 。 虽说古早味不一定代表着更好 , 而泉州的古早味当然也受到饮食现代化浪潮的影响 , 但还是能时不时窥到食物旧日的样子 。 它可能是茶配中的一道糕点 , 可能是一碗看着平平无奇的面线糊 。
泉州美食大赏
在泉州 , 小吃与正餐、主食与副食的界限并不分明 。
01
小吃
面线糊

土笋|面线糊、海蛎煎、姜母鸭、醋肉、牛排、土笋冻……泉州是什么味儿的?
文章图片

▲面线糊 图/小奚
平平无奇面线糊 , 入口则十分鲜美 。 海鲜和骨头汤底中投入捻碎的白面线 , 再用地瓜粉勾芡 。 碗里因个人口味加入大肠(卤味)、虾仁(海鲜)、醋肉(油炸物)、油条等五花八门的配菜 , 再浇上几勺锅里的浓汤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