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珩|她深入街头巷尾,挖掘城市角落,记录食物之味与人生之味( 二 )


与食物同行
2012年 , 刘姗姗(三三)加入饮食杂志《美食与美酒》的编辑部 。 时逢杜绝公款消费的“国八条”出台不久 , 全国会所、餐厅迅速消亡 , 中国人的餐桌正面临公私合营之后又一个巨大的变革时刻 。 而距离《米其林餐厅指南》2017 年首次进入中国大陆尚有几年 。 就是这几年时间 , 可以说是中式饮馔真正新旧交融的开端 。 三年之内 , 京鲁菜、粤菜、江浙菜、川菜 , 各大门派中的佼佼者 , 就这样一一走进她的视野 。
难得的机遇让三三开始有机会进入后厨近距离观看烹饪过程 , 一只狮子头的选料 , 一条蒸鱼的火候 , 一碟干炒牛河的镬气……南京香格里拉酒店的淮扬刀客侯新庆 , 使用同一把厨刀 , 走刀之快 , 可数秒间在三四厘米宽的黄鳝肉上敲击上百下 , 刀痕细密而肉身不断 , 鳝段下锅遇热 , 骤然反扣 , 形成芝麻粒大小的铠甲;成都 “玉芝兰”餐厅的兰桂均师傅 , 手下的三尺大长刀 , 每次仅切一块手掌大小的金黄面皮 , 刀口下生出金丝 , 其视觉过程远比端坐桌前来得有趣 。
为了能与这些身经百战的厨师对话 , 三三开始从上世纪的《中国烹饪》杂志、各地老菜谱入手 , 再拓展到名家回忆录与手记 , 后经做历史研究的父亲点拨 , 翻阅地方志与笔记 , 试着从气候、河道、战争、人口迁徙等不同方面来理解饮食的形成与发展 。 熟络之后 , 她更随着这些厨师从餐厅走向菜场 , 为了寻找季节新菜的思路 , 他们的脚步遍布城乡每个角落 , 各种“订制版”的鲜鱼活虾、嫩菜芽苗……这些被各路菜贩小心地收在后场待价而沽的尖儿货 , 美食的根基 , 被一一记录下来 。
赵珩|她深入街头巷尾,挖掘城市角落,记录食物之味与人生之味
文章图片

赵珩|她深入街头巷尾,挖掘城市角落,记录食物之味与人生之味
文章图片

就这样 , 数年之间 , 三三每天辗转于各个餐厅 , 看着大厨挥刀炒菜;拜访食材产地 , 跟着渔民与农户抓蟹挖笋;坐在图书馆里查地方志与新老菜谱;最后对着电脑 , 经历无数个日夜 。 终于有一天 , “我逐渐意识到 , 原来食物最初的样子不在餐桌上 , 也不在各方交易的市场内 , 而在其生命的最后一刻 。 顺着大城市里的餐桌与厨师 , 向上溯源 , 我慢慢开拓出新的采访计划 , 开始了一场漫长的食物旅程 。 ”
吃就是祖国
江苏、浙江、广东、四川、云南……《烟火三十六味》是一本关于各地饮食的随笔 , 这些叙述并非来自餐桌 , 而是源于最真实的闻见和体味 。
十余年来 , 三三游走于各地名餐馆、资深厨师、市井美食和三街六巷的菜市场之间 。 多年的美食经验 , 让她自觉地回避了时髦的浮夸和攀附豪华的恶俗 , 一地一味 , 一箪食一瓢羹 , 从平常心进 , 以平常心出——一如她笔下的香格里拉 , 扫荡了小资情调 , 是一个平民美食高原 。
她重视食物的在当地人心中的代表性 , 因为它们才是一个地方滋味的本色 。 《一本鸭子经》中一道皮白、肉红、骨绿的盐水鸭 , 是金陵的本色;《知足不求全》中一碗熬了三十年的糖粥 , 是姑苏的本色;《琐碎金鳞软玉膏》中一条金鳞软玉的大黄鱼 , 是台州的本色;《喝闲茶》中一杯龙门阵上的碧潭飘雪 , 是成都的本色;《吃粿粿》中一颗米香飘扬的韭菜粿 , 是潮汕的本色;《雪山家宴》中一锅浆白滚烫的鸡豆浆 , 是丽江的本色 。
她用历史的眼光重新审视各个地方最常见的食物 , 信手拈来一些史料片花 , 比如 , “茶馆在成都遍地开花 , 不过是两三百年间的事 。 这习惯似乎始于清初 , 朝廷为征西藏、川西大小金川 , 调满洲蒙古兵二十四旗入川”;再通过一个个渔民、游商、村妇、厨人的生活故事 , 使餐桌上的一饭一食都有了鲜活的时代气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