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龄茶园管理与速成高产措施

茶树种植后 , 在幼龄阶段 , 通过合理定型修剪 , 加强培育 , 以养为主 , 采、养结合 , 以及防治病虫害 , 培养壮、宽、密、茂的树型结构 , 就能取得速成高产的效果 , 同时也为今后的高稳产、优质打下良好的基础 。 综合各地各茶区的经验 , 幼龄茶园应主要抓好以下几条技术措施 。
1、抗旱防冻 , 保苗全苗 。 茶树是一种喜湿厌水 , 需阳耐荫的亚热带作物 , 旱热往往使茶苗叶片遭到焦枯脱落 , 严重时整株茶苗被晒死 , 因此 , 要经常浅耕松土 , 切断土壤中的毛细管、减少水分蒸发 , 避免杂草与茶苗争水争肥 , 并在6月下旬亩施用200公斤左右七、八成稀的人粪尿 。 大旱来临前 , 就地取材在茶园行间铺草复盖 , 茅草、树叶、麦杆、稻草等材料 , 这是茶区多年的传统经验 , 国外也广泛应用 。 利用茶园周围的青草、小杂树等进行割青复盖 , 既能抗旱抑草 , 又有利于水土保持 , 这些青草等腐烂后又是很好的有机肥料 , 还能增加土层 , 疏松熟化土壤 。 有条件的场、专业户在6月上旬大旱来临前 , 采用松枝 , 绿肥杆、铁芒萁等材料插在茶苗西南向17-20cm , 能起到降温、减少水分蒸发的作用;在旱情长期威胁情况下 , 还可采用喷灌和灌溉的办法来保全苗 。
茶树原生长在亚热带温暖的环境中 , 形成了喜湿怕寒的特性 , 它不怕风吹雨打 , 只怕低温霜冻 , 茶树冻害使幼苗细胞间水分结冰 , 形成“冰晶”使细胞内原生质遭到机械损伤;严冬空气干燥、阳光辐射又使茶苗蒸发失水得不到及时补充 , 特别当风雪交加、土壤冰冻时威胁更大、常使抗寒性差的品种幼树根劲处出现裂伤状冻害 , 严重时树皮脱落直到茶树死亡 。 因此 , 在寒潮霜冻来临前 , 在茶树根颈部培土10厘米左右 , 到第二年春天再扒开 , 有条件的最好在茶行间铺上覆盖物 。 在秋冬季增施厩肥、堆肥、焦泥炭等热性有机肥料 , 并配合施用磷钾肥 , 既能提高土温 , 又能增强茶树抵抗力 。 在行间套种紫云英 , 圆叶决明 , 简舌腕豆等秋、冬季绿肥时 , 绿肥要提早播种、及时管理 , 扩大越冬前地面覆盖度 。 此法可比不套种绿钯的提高土温2~3℃;此 外 , 对长期遭冻害的茶园 , 应在茶园的西北方向风口处 , 设置挡风障和营造防风林 。
2、茶园土壤耕作与覆盖 。 茶园土壤耕作 , 能够疏松土层、减少根系生长过程中的机械阻力;增强土壤通透性和蓄水能力;切断土壤毛细管道、降低土壤水分蒸发 。 耕除杂草、避免杂草与茶树争水争肥及茶园病虫害的滋生蔓延 。 耕作中配合施有机肥 , 利于土壤熟化 , 为高产优质创造基础条件 。 同时 , 应注意不当耕作 , 会造成坡地茶园土壤的冲刷 , 加速土壤有机质的消耗 , 在损伤较多根系的情况下 , 还会严重影响茶叶产量 , 这样就失去了耕作的意义 。
在耕作技术下应掌握:①彻底除去杂草、力求把杂草埋入土中做肥 。 ②根据茶树根系的生长情况 , 选择合适的耕作深度和范围 , 少伤根系 , 并结合施肥使伤根快愈 。 ③选择适当的耕作时间、配合铺草覆盖等管理措施 , 防止水土流失 , 让耕作发挥其最大效益 。
具体分浅耕和深耕两种:
①浅耕 , 一般耕深10~15cm , 茶行中部土壤可耕深些 , 而靠近茶头部分则应浅些 , 幼龄茶树由于根系分布浅则更应浅些 。 浅耕目的是疏松土壤 , 耕除杂草 , 大约每年进行二至四次 。 若每年进行三次的可在二三月春茶萌发前(惊蛰至春风)、五六月春茶采后(小满至芒种)和七八月夏茶采后(小暑至大暑) , 选择晴天结合施追肥进行 。 多雨季节 , 浅耕锄下的杂草容易再生复活 , 把草分堆埋入土中去效果好 。 一般选雨后旱前进行为好 , 可以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 耕除后吸收更多的雨水供茶树利用 , 达到抗旱目的 。 茶园梯壁上的杂草一般以拨除或刈除为宜 , 不宜削除 , 否则会导致梯壁逐年内移或崩塌 。 同时对于一些葡匐性藤蔓植物加以保护 , 以免土壤侵蚀 。 耕作时 , 可用四齿耙 , 具有少伤根的优点 , 采用机械耕除的可选用C-12型茶园耕作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