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珠茶风茶俗( 二 )


D、茶与婚礼:茶与婚礼的关系 , 简单来说 , 就是在婚礼中应用茶作为礼仪的一部分 。 它起于何时?从唐太宗贞观十五年(641年) , 文成公主入藏时 , 按本民族的礼节带去茶开始 , 至今已有1300多年了 。 唐时 , 饮茶之风甚盛 , 社会上风俗贵茶 , 茶叶成为婚姻不可少的礼品 。 宋时 , 由原来女子结婚的嫁妆礼品演变为男子向女子求婚的聘礼 。 至元明时 , “茶礼”几乎为婚姻的代名词 。 女子受聘茶礼称“吃茶” 。 姑娘受人家茶礼便是合乎道德的婚姻 。 清朝仍保留茶礼的观念 。 有“好女不吃两家茶”之说 。 由于茶性不二移 , 开花时籽尚在 , 称为母子见面 , 表示忠贞不移 。 如《红楼梦》书中 , 王熙凤送给林黛玉茶后 , 诙谐地说:“你既吃了我家的茶 , 怎么还不做我家的媳妇 。 ”如今 , 我国许多农村仍把订婚、结婚称为“受茶"、”吃茶“ , 把订婚的定金称为‘茶金” , 把彩礼称为“茶礼”等 。 在婚礼中用茶为礼的风俗 , 也普遍流行于各民族 。 蒙古族订婚 , 说亲都要带茶叶表示爱情珍贵 。 回族、满族、哈萨克族订婚时 , 男方给女方的礼品都是茶叶 。 回族称定婚为“定茶” , “吃喜茶” , 满族称“下大茶” 。
开县人迎亲或结婚仪式中用茶 , 有作礼物的 , 主要用于新郎、新娘的“交杯茶”、“和合茶” , 或向父母尊长敬献的”谢恩茶”、“认亲茶”等仪式 。 最为盛行的当属婚姻礼仪中的“三茶”礼 。 “三茶”即订婚时的“下茶” , 结婚时的 “定茶” , 同房合欢见面时的“合茶” 。 男方随媒婆或父母到女方家提亲、相亲 , 女方的父母就习惯叫待字闺中的女儿端茶待客 , 茶杯斟满后 , 依辈份次序分送到男方亲客手中 , 双方趁饮茶之机 , 拉开了“相亲”的序幕 。 男方家人乘机审察姑娘的相貌、言行、 举止 , 姑娘也暗将未来夫君打量一番 , 当男到女家“送定”(定亲)时 , 由待嫁女端茶 , 请男方来客品尝 。 喝完茶 , 男方来客就用红纸包双数钱币回礼 , 这一礼物叫“压茶瓶” 。 到了娶亲这一天 , 男方的迎娶队伍未到女家 ,  女家就要请吃“鸡蛋茶”(用茶叶煮的鸡蛋) 。 男方婚宴后 , 新郎、新娘在媒婆或家人的陪伴下 , 捧上放有糖、水果等“茶配”的茶盘 , 敬请来客 ,  此礼叫“吃新娘茶” 。 来客吃完“新娘茶”要包红包置于茶盘为回礼 。 另外 , 开县人还会在嫁女时 , 在陪嫁的木箱里放上一包龙珠茶 , 祝愿她生龙子、凤女 , 在迎娶新媳妇时 , 新娘到男方入堂屋门时 , 由当地一童女献上一杯热腾腾的龙珠茶 , 饮后方可入屋 , 这既表示对新娘的热烈欢迎 , 也祝福新娘一生平安 。
E、“斗茶” :据史料介绍 , 自清康熙时龙珠茶再被列为贡茶后 , 每清朝时节家家户户都忙于采制贡茶 , 地方官为了提高贡茶质量 , 每年都要进行比赛 , 各茶户把自己加工的最好的茶叶拿出进行斗茶 , 一比高低 。 为了确保贡茶质量 , 每年立春过后 , 开州地方官员都要提早进入龙凤山修贡 , 直至谷雨 , 贡茶焙制完毕才离山 , 按照皇室规定 , 要在每年第一批贡茶的清明前十天起程 , 快马加鞭 , 限在清明节前抵达京城长安 , 以赶在清明节祭祀宗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