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几瓣落花为香茗我要一朵百合做杯盏我要唐诗里那只红泥小炭炉我要入深山拾一裙松针燃火再钓一壶人迹未至幽谷中的──晨露还要三分易安的婉约、三分稼轩的豪放、三分老庄的淡泊一段放浪于形骸之外的板桥心情 , 凑成十分的惬意之后 , 且来品茶 。 矿泉水太浅淡 , 果汁太甜腻 , 咖啡太香浓 。 惟有茶
文章插图
有若无的幽香 , 是深藏不露的 , 是恬淡隽永的 。 那种玄奥的喉韵与舌感 , 好像低音号或萨克斯管 , 微微在胸腔中流动 , 有着玄远而沉实的魅力 。 传说菩提达摩在少林寺面壁九年时 , 求悟心切 , 夜不合眼 。 由于过度疲倦 , 沉重的眼皮撑不开 , 他毅然把眼皮撕下来 , 扔在地上 , 地上立刻长出一株矮树 , 叶形如眼 , 边缘锯齿如睫 。 弟子困顿 , 便采一叶咀嚼 , 顿时精神百倍 。 这便是茶的来源 。 绿茶是淡雅的 , 须得淡雅的喝法才能品出它的真味 。 红茶是深沉的 , 应该浅斟慢啜 , 才能渐悟其中一点一滴的蕴蓄 。 碧螺春于淡泊中有幽远的神韵 。 荔枝红汁浓如血 , 是红尘中的凡思 。 茉莉香片只能是十六岁少女初恋的芳醇 。 乌龙茶以色泽美傲同侪 , 金黄里带点蜜绿 , 是其他茶所不及的 。 普洱茶纯粹是粤港茶楼的情调 , 人情味浓 , 又不喧闹恣肆 。 铁观音自有它的历史感 , 好像绕了一大圈时空之后才入人腹中 , 是一种在沧桑中冶炼过的从容风味 。 明前毛尖最言情 , 先是清香温热 , 继而粘口滑润 , 最后缠绵于心 。 骤然入口 , 仿如伸进一个香软而温润的小舌尖 , 让人有销魂的迷惘 。 据说 , 还有一种松子茶 , 烹茶时加入几粒松子 , 会浮出淡淡油脂 , 松香氤氲 , 使一壶茶顿时生了灵气 , 有高山流水 , 云雾缭绕之势 。 好茶、好水、好火 , 还要有好品位、好境界来消受 , 否则便是暴殄天物了 。 日本茶道鼻祖绍鸥曾经说过一句很动人的话:“放茶具的手 , 要有和爱人分离的心情 。 ”这种心情在茶道里叫“残心” 。 就是在品茶的行为上应绵绵密密 , 即使简单如放茶具的动作 , 也要有深沉的心思与情感 , 才算是懂茶的人 。 不过 , 不识茶道也无妨 。 道可道 , 非常道 , 最高深玄奥的道行往往就在平常心里 。 日本茶道大师千利休的一首诗深获我心:“先把水烧开 , 再加进茶叶 , 然后用适当的方式喝下去 , 那就是你所需要知道的一切 , 除此之外茶一无所有 。 ”什么都没说 , 又什么都说了 。 茶的最高境界就是一种简单的动作 , 虽然含有许多知识学问 , 但在喝的动作上 , 它却还原到非常单纯的风格 , 超越了知识与学问 。 茶道不是一成不变的 , 随各人的个性与喜好 , 用自己“适当的方式”才是茶的本质与精神 。 中国人不叫“茶道” , 叫“茶艺” , 因而使饮茶成为中国的一种大众文化 , 可以人不辨品类、不溯渊源、不论技巧 。 私下以为喝茶的境界可分六个层次:最坏的饮茶是车水马龙、众声喧哗、道人短长;其次是九嘴十舌、喋喋不休、废话连篇;末好的是五言八句、高谈阔论、言不及义;较好的是两语三言、大音稀声、茶逢知己;最好的是两人相对、不置一词、心有灵犀;【人间有味是清欢】最佳境界是遁入冷肃的冬夜 , 坐在自己影子的边缘 , 一小碍在手 , 独自品茗 , 有一口或者无一口 , 想什么或者不想什么 , 等待着或者不等待着 , 悠然自得 , 渐渐就超越了时空 。 或香茗一盅 , 单邀庄子;或清茶两盏 , 请来东坡 , 清论高谈 。 茶至三泡 , 已是三人对坐 , 劳冰心传译 , 和泰戈尔聊一聊《吉檀迦利》和《园丁集》 。 倏忽四更 , 谈兴犹浓 , 若枕边尚有一本《苦茶随笔》未曾掩卷 , 则周作人就是谈笑风声的密友 。 这时才算接近了陆羽的《茶经》、黄儒的《品茶要录》、宋徽宗的《大观茶论》中”致情达和“的境界 , 才算是初初领略了茶中雅趣 , 也便有了八分茶意了 。 再点一枝香 , 茶禅一味 , 清一清尘污俗垢的心 , 暂去尘世之念 , 暂了虚妄之心 , 暂生出尘之想 , 进入神思所能触摸的最阳刚与最阴柔的空间 。 而手中的那杯茶早已饮尽 , 空杯在握 , 还能感觉到茶在杯中的热度 , 丝丝缕缕渗入心底 。 茶香、檀香、心香糅成一片 , 而人已浮在香气之上 , 这时候超越了”雅趣“的境界已是醉茶了 。 觉得世上万物无不可以饮:山可以饮、风可以饮、夜色可以饮、心情可以饮 , 万物是茶叶、感觉是水、境界是茶香 。 酒属感性 , 茶属知性酒是诗 , 茶近乎哲学酒是越醉越糊涂 , 茶是越醉越清醒 。 只有这种清醒才能够使我们品评苏轼“人间有味是清欢”的精神境界 。 何谓“清欢”?静品一盏茶 , 感觉比参加一席喧闹的晚宴更有情趣 , 是清欢;咀嚼一颗青橄榄 , 吮吸一朵花尾部的清甜 , 是清欢;放一只误入居室的蝴蝶回家 , 是清欢;拾落花枯叶自制圣诞贺卡 , 感觉比精品屋千人一式的贺卡更有人情味 , 是清欢;戴一串野果 , 或一串原木项链 , 认为比金银珠宝更有品位 , 也是清欢 。 清欢之所以好 , 是它不讲求物质条件 , 只讲究心灵品位 。 它的境界很高 , 既不是“人生得意须尽欢 , 莫使金樽空对月”的恣情率性;也不是“人生在世不称意 , 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更不同于“今宵酒醒何处 , 杨柳岸晓风残月”的悲观沉沦 。
推荐阅读
- 松萝茶名何处来
- 茶与咖啡较量孰是孰非
- 茶叶质量鉴别
- 故乡的三道茶
- 云南普洱散茶加工技术
- 茶薪菇栽培技术要点
- 茶树扦插的生理特点
- 选购茶叶小常识
- 皮肤上有红色的血痣是怎么回事 身上长血痣是怎么回事
- 大字绿印圆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