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实吃茶

我国吃茶之风由来已久 , 据史料记载 , 汉代已有吃茶习俗 , 自晋入隋延绵至唐时 , 吃茶之风大兴 , 以至于人自怀挟 , 到处煮饮 。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两都并荆渝间 , 以为比屋之饮 。 ”(唐•陆羽《茶经》) 另据唐•封演《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条载:“|楚人陆鸿渐为茶论 , 说茶之功效 , 并煎茶炙茶之法 。 造茶具二十四事 , 以都统笼贮之 。 远近倾慕 , 好事者家藏一副 。 有常伯熊者 , 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 。 于是茶道大行 , 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 ”可见唐时吃茶之风的兴盛了 。 在唐代茶风的激荡下 , 自宋元明清直至民国 , 饮茶之风不断 , 不但出现了许多以茶为主题的诗词曲赋、书法绘画等文学作品 , 也早就了一大批茶人 。 如唐代的陆羽、皎然、卢同、陆龟蒙、皮日休 , 宋代的蔡襄、苏轼、黄庭坚、赵佶 , 元代的耶律楚材、元好问、倪瓒;明清时的朱权、许次纾、张岱、张源、陆树声、罗禀、袁枚、冒襄以及近代的周作人、梁实秋、林语堂等 。 甚至连一些帝王贵胄也加入到茶人行列 , 为茶事推波助澜 。 如唐玄宗曾与梅妃斗茶 , 宋徽宗以帝王之尊 , 曾亲自碾茶、煎茶、斗茶 , 并写有一部茶学专着《大观茶论》 。 清干隆帝一生饮茶不啜 , 有“君不可一日无茶”之语流传后世 。 他们或以语言文字入茶 , 或以艺术修养入茶 , 或以佛法禅机入茶 , 或以自我人格及大自然的真意入茶 , 使中国品茗艺术真正从日常煎点提升到精神品饮的境界上来 , 使吃茶成为一种艺术享受 , 一种文化品味 , 一种精神追求甚至领悟大道的方便法门 。
吃茶即饮茶的意思 。 古文里“吃”都写作“吃” , “吃”是汉字简化后的写法 。 《说文解字》里解释“吃”说:从口 , 契声 , 本意为吃东西 。 如《五灯会元卷•第三》“庐山归宗寺智常禅师”条载:师乃打翻茶铫 , 便起 。 泉曰:“师兄吃茶了 。 普愿未吃茶 。 ”师曰:“作这个语话 , 滴水也难销 。 ”再如卢同《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柴门反关无俗客 , 纱帽笼头自煎吃 。 ”“吃”在此处都作“饮”解 。
说到吃茶 , 不能不提一提禅门的吃茶之风 。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 西汉未年从西域传入我国 , 东汉初年开始广为流传 。 隋唐时期 , 以“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的禅宗在我国确立 , 至唐代中叶以后 , 禅门茶风兴盛 , 几乎出现了无寺不种茶 , 无僧不饮茶的嗜茶风尚 。 据《百丈清规》及《禅苑清规》所载 , 僧人们煎水煮茶或点茶称作煎点 , 投放茶叶称作下茶 , 分茶称作行茶 , 饮茶称作吃茶等 , 都有相应的规约 , 不可随意为之 。 另外 , 寺院内还专设“茶头” , 用以煎水煮茶 , 奉茗待客 。 禅门茶风发展到宋代为最鼎盛期 , 禅宗五宗七派业已划分完毕 , 茶道艺术也已达到顶峰 , 著名的径山茶会就形成于此时 , 并对日、韩两国茶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 我国茶文化诞生于两汉之际 , 兴盛于唐宋之间 , 衰落于明清之后 , 其兴衰期恰好与禅宗发展不谋而合 , 所以禅门与茶结缘 , 实在是诸缘合和的必然结果 。 禅门里曾出现过许多吃茶高僧 , 如泰山降魔禅师、南泉普愿禅师、赵州从谂禅师、庞居士、园悟克勤等 。 禅宗在我国茶道史上的地位是不可磨灭的 。 老实吃茶是一门学问 。 要吃出茶中学问 , 要领悟茶中之道 , 就必须老实吃茶 。 老实吃茶的关键在于“老实”二字 , 所谓老实者 , 诚实也 , 坦诚也 , 守信也 , 不欺诈也 。 历史上是褒义词 , 时下成为贬义词 , 这里沿用历史上的词义 。 茶人应该从焚香、备器、备茶、汲水、添炭、煮汤、投茶、瀹茶、分茶、饮茶等程序老老实实做来 , 认认真真对待 , 不懈怠 , 不敷衍 , 这样才叫做老实吃茶 。 不可因人事而荒废茶事 , 能吃得一壶茶便吃一壶茶 , 能吃得一盏茶便吃一盏茶 , 不可等闲空过 。 尊重茶 , 尊重水 , 尊重茶器 , 尊重茶事 , 不可粗心大意 , 不可一日无茶 , 这样才称作老实吃茶 。 茶品不宜多 , 过多有茶叶储存间之嫌疑;每日品饮次数不宜多 , 过多难免“真皮”茶壶之讥;茶器不可过求奢侈 , 茶有九德 , 俭德其一 。 总以精行俭德为茶人操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