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采摘技术及方法

茶叶采摘技术内容很多 , 主要内容有以下三个方面 。
一、留叶数量 茶树叶片的主要生理作用是进行光合作用和水分蒸腾 。 茶叶采摘是目的 , 但留叶是为了更多的采摘 , 决不可偏废 。 若采得过多 , 留得太少 , 减少了茶树的叶面积 , 使光合效率降低 , 影响了有机物质的积累 , 继而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 。 反之 , 采得过少 , 留得过多 , 不仅消耗水分和养料 , 而且叶面积过大 , 树冠郁闭 , 分枝少 , 发芽密度稀 , 同样产量不高 , 经济效益低下 , 达不到种茶目的 。 但茶树留叶数量应以茶树不同的生育年龄而异 。 一般说来 , 幼年期茶树 , 以培养树冠为目的 , 应以养为主 , 以采为辅 , 采必须服从养 。 而当茶树进入成年期后 , 即进入投产后的茶树 , 应以采为主 , 适度留养 。 留叶数量以能增强或维持茶树正常的旺盛生长 , 能获得最高的产量和最优的品质 , 又能延长茶树的经济年限为最理想 。 留叶多少 , 一般以叶面积指数来衡量 , 它是指茶树叶片总面积与土地面积之比 。 高产、高效、优质茶园的叶面积指数通常为3-4 。 在生产实践中 , 留叶数量一般以"不露骨"为宜 , 即以树冠叶片互相密接 , 看不到枝干为适宜 。 如实行机械采茶 , 那么 , 可根据当年茶树留叶数量 , 实行提早封园 , 采取在秋季集中留养一批不采 , 以加强茶树生长势的方法 , 加以实现 。
二、留叶方法 茶树年龄不同 , 采摘时留叶的方法也不同 。
幼年茶树 , 主干明显 , 分枝稀疏 , 树冠尚未定型 。 所以 , 采摘目的是促进分枝和培养树冠 。 一般可在第二次定型修剪后 , 春茶实行季末打顶采 , 夏、秋茶实行各留二叶采 。 第三次定型修剪后 , 骨干枝已基本形成 , 可实行春、夏茶各留二叶采 , 秋茶留一叶采 。 以后 , 再花一年时间 , 实行春茶留二叶 , 夏茶留一叶 , 秋茶留鱼叶采 。 从此以后 , 茶树广阔的树冠已经形成 , 即可进入成年茶树的投产采摘了 。
成年茶树 , 树冠已基本定型 , 茶叶产量高 , 品质优 , 能相对稳定15-20年 。 在这一时期内 , 应尽可以地多采质量好的芽叶 , 延长高产、稳产时期 。 因此 , 应以留鱼叶采为主 , 在适当季节(如夏、秋茶时)辅以留一叶或二叶采摘法 , 也有采用在茶季结束前留一批叶片在茶树上的 。
衰老茶树 , 生机开始衰退 , 育芽能力减弱 , 骨干枝出现衰亡 , 并出现自然更新现象 。 对这类茶树 , 应灵活掌握 。 在衰老前期 , 可采用春、夏茶留鱼叶采 , 秋茶酌情集中留养 。 衰老中期以后 , 则需对衰老茶树进行程度不同的改造 , 诸如深修剪、重修剪、台刈等 。 对这种茶树 , 在改造期间 , 应参照幼年茶树采摘 , 养好茶蓬 , 待树冠形成后 , 再过渡到成年茶树的采摘与留叶方式进行 。
三、采摘周期 适时采摘 , 对增加产量 , 提高品质 , 保养树势 , 直至提高经济效益 , 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早采三天是个宝 , 迟采三天是根草" , 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
在人工手采的情况下 , 一般春茶蓬面有10-15% 新梢达到采摘标时 , 就可开采 。 夏、秋茶由于新梢萌发不很整齐 , 茶季较长 , 一般有10%左右新梢达到采摘标准就可开采 。 茶树经开采后 , 春茶应每隔3-5天采摘一次 , 夏、秋茶5-8天采摘一次 。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 , 一般到10月上旬开始 , 就应封园停采 。 其他茶区 , 可参照推迟或提前封园 。
【茶叶采摘技术及方法】在实行机械采摘时 , 当春茶有80%的新梢符合采摘标准 , 夏茶有60%的新梢符合采摘标准 , 秋茶有40%新梢符合采摘标准时就要进行机采 。 为提高机采茶园经济效益 , 特别是春茶前期 , 在机采前先进行人工采茶 , 以便制作名优茶 。 这样 , 机采批次 , 春茶为1次 , 夏茶1-2次 , 秋茶为2-3次 。 为促进机采茶树的旺盛生长势 , 对机采茶园应比人工手采茶园提前20天左右停采封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