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工艺历史考证( 三 )


《武夷茶歌》是迄今查证的关于武夷岩茶制茶工艺的最早记载 。 值得注意的是 , 1762年乾隆版《泉州府志》记载着阮文锡的另一首茶歌――《安溪茶歌》:
“安溪之山郁嵯峨 , 其阴长湿生丛茶 。 居人清明采嫩叶 , 为价甚贱供万家 。 迩来武夷漳人制 , 紫白二毫粟粒芽 。 西洋番舶岁来买 , 王钱不论凭官牙 。 溪茶遂仿岩茶样 , 先炒后焙不争差 。 真伪混杂人睽睽 , 世道如此良可嗟 。 ”
可见在当时 , 由于武夷茶的声名和畅销海外 , 引起了闽南茶叶主产区安溪竞相仿效武夷岩茶制法 , 参与外销竞争行列 。 这从两首茶歌所记“迩来武夷漳人制”和“近时制法重清漳”来分析、闽南的漳、泉、安溪等地引进武夷岩茶制法是最具备技术条件的 。 同时又说明了武夷山乌龙茶工艺的创造与形成和闽南漳泉两府茶人的密切关系 。 事实上 , 直至解放前夕 , 武夷山大部份制茶工人仍旧是闽南“下府”人或移居江西上饶一带的漳泉人 , 就是明证 。
值得重视的是 , 安溪引进武夷岩茶制法之后 , 从此开始了乌龙茶工艺闽北、闽南两大产区的品种和技术交流(如百多年前安溪乌龙品种之北移建瓯、武夷;建阳大湖水仙品种之南移永春等便是例证) , 并且 , 安溪首创无性繁殖法 。 在培育乌龙茶类的适制品种和改进采制工艺等方面 , 发挥了自身的优势 , 精益求精 , 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别具特征的闽南乌龙茶采制工艺等方面 , 发挥了自身优势 , 精益求精 , 并逐渐形成了一套别具特征的闽南乌龙茶采制工艺 , 从理论和实践上更加完善和丰富了乌龙茶的采制工艺机理 , 对促进乌龙茶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作用 。 迄今为止 , 乌龙茶类按其发酵程度和外形特征不同已经衍化出:闽北乌龙茶(武夷岩茶、闽北水仙)、闽南乌龙茶(安溪铁观章、闽南水仙)、广东乌龙茶(凤凰水仙、饶平浪菜) , 台湾包种茶(文山包种)和台湾红乌龙等诸多品系 。
尽管目前可查各种版本《泉州府志》、《安溪县志》和《龙溪县志》等关于闽南茶区制茶工艺的记载甚少 , 惟1757年乾隆版《安溪县志》见载:“茶亦曰茗 , 即 也 。 龙涓崇信出者多 , 惟凤山清水岩得名 , 然少于市” 。 还有待我们继续发掘 。 但由于上述两首《茶歌》同出于阮文锡之后 , 可充分说明 , 安溪引进武夷岩茶工艺 , 生产安溪乌龙茶也应在同一时代 。
3、红茶工艺由武夷岩茶工艺演变形成
综上所述 , 乌龙茶工艺形成 , 距今已有三、四百年的历史 。 它起源于武夷山 , 武夷岩茶畅销于闽南、粤东和台湾 , 同时开始外销欧美和东南亚各国 。 据《茶叶全书》记载:十七世纪初 , 荷兰东印度公司首先把中国茶叶运往欧洲 , 掀起了西方国家的“武夷茶热” 。 由于销场的扩大 , 供不应求 , 以致各地仿效冒充武夷岩茶者比比皆是 。 有史料为证:
1732年崇安县令刘靖《片刻余闲集》记载:“凡岩茶皆各岩采摘焙制 , 远近贾客于九曲内各寺庙观觅 , 市中无售者 。 本省邵武、江西广信等处所产之茶 , 黑色红汤 , 土名江西乌 , 皆私售于星村各行 。 ”这是武夷邻县仿制岩茶 , 由于做青不当 , 导致“黑色红汤” , 是为乌龙茶向红茶演变之开始 。 盖因岩素来以陈为贵 , 1650年周亮工《闽茶曲》有“藏得深红三倍价 , 家家卖弄隔年陈”之句;1713年王潭《闽游纪略》也说:“闽俗茗饮 , 却新嗜陈” 。 由于武夷岩茶素有熟焙久藏和汤色深红的特点 , 是乌龙茶演变为红茶的一个诱因 。
1928年《沙县志》记载:“沙邑茶有两种 , 一名乌龙 , 一名红边 。 制乌龙则用火烘 , 制红边则须日晒 。 制法略异 。 查乌龙茶在同治初(1982年)计出一万余箱 , 及季年则增加一倍;红边茶始庄于同治季年 , 时出一万八千余箱 , 光绪九年乃达三万余箱 , 至十五年(1889年)竞有六万余箱 。 ”所谓制法略异的“红边茶” , 显然是为了简化乌龙茶工艺 , 面向全发酵红茶工艺演变的例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