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绿茶贸易历史

绿茶既干制的茶叶 , 是最基础的茶种 , 色香和兴奋作用较弱 , 但含有十倍于红茶的未裂解茶多酚 , 有很强的保健作用 。 此外绿茶含有大量维生素和叶绿素 , 有与蔬菜水果类似的营养价值 。
虽然绿茶制作工艺最少 , 但为了保存更多的茶多酚和叶绿素 , 要求既迅速加热脱水又不过热 , 其技术含量最高 , 在不断摸索中才被总结和发扬 。 早期 , 人们将新鲜茶叶直接下锅 , 只有茶叶产地才能喝到绿茶 。 在阳光强烈的地区人们晒干茶叶 , 特嫩茶如碧螺春者由人体体温干燥 , 但这些绿茶都无法大量生产 。 唐朝时 , 种植茶树的寺院使用蒸笼控制火候蒸热新鲜茶叶 , 制作成蒸青绿茶 , 这是最早的量产化商品化绿茶 , 并开始了中国最早的茶叶外贸 。 明朝 , 炒青技法成熟 , 绿茶完全商品化 , 取代其他茶种成为中国本土的主流茶种 。 在早期对外贸易中 , 绿茶也是中国主要的出口产品 。
绿茶圈
1、对朝鲜贸易——第一次出口
对朝鲜贸易是茶第一次跨出国门 , 属中国茶外贸的开端 。
三国时 , 作为魏国属地的北朝鲜地区 , 已有人携带茶进行消费 。 四到五世纪 , 商人进入朝鲜半岛进行盈利为目的的贩卖 。 朝鲜三国时期 , 茶叶已成为大宗贸易品 , 七世纪中叶善德女王时期 , 新罗国将茶列为正式祭品之一 , 供奉神农 。
828年12月 , 朝鲜开始种植茶叶 。 高丽王朝时期 , 中国茶文化作为佛文化的一部分传入朝鲜 , 讲究“禅茶一味” , 出现自己的茶礼文化 。 茶首先在贵族中流行 , 然后在僧人、道士中传播 , 最后效仿中国流传于文人阶级 。 高丽王朝时代 , 中国商人可以向朝鲜平民出售茶叶 , 但主要作祭祀品使用 , 不能像消费品那样大量出口 。
李朝起 , 实行灭佛运动 , 与佛文化相联系的发酵茶文化受打击 , 而后与儒道相联系的绿茶兴起 。 日本入侵后 , 茶文化一度中断 。 朝鲜战争后 , 追随美、苏 , 南北一度盛行冰红茶和泡沫红茶 。 70年代以来 , 回复对绿茶的消费 。
朝鲜半岛茶产量低质量差 , 至今只有一千五百吨的年产量 , 是故一直未能作为日常消费品在民众中普及 。 至今 , 南韩人均年消费茶33克 , 北朝鲜小于20克 。 微小的消费量使朝鲜茶贸易额微小 , 中国一直未能大量获利 。 但是 , 朝鲜茶文化发达 , 其一直在茶具市场挑战中国 。 虽然朝鲜茶具从未对中国茶具造成威胁 , 但在对日本贸易中 , 创造了一定利润 。
朝鲜茶贸易的经验启示有二:首先 , 若不能将茶作为民众日常消费品 , 即使文化根基深厚 , 也难以创造足够大的贸易利润 。 第二 , 本身产茶不发达的国家 , 也可以利用纯粹茶文化优势 , 进行茶类产品出口创汇——这更证明了茶贸易是以茶文化为主导的 。
2、绿茶进入日本
唐时 , 日本派遣唐使流学中国 , 其中多有僧侣 。 这些日本僧侣与中国僧侣一同饮茶 , 学习了整套唐风茶艺 , 并将其带回国 。 804年 , 茶籽传入日本并种植 。 806年 , 制茶技术传入 。 815年 , 日本制茶成功 , 嵯峨天皇饮后 , 大加推广 。 当时的茶文化完全照搬唐朝 , 以《茶经》为权威 , 在贵族和僧侣中流行 , 称为“弘仁茶风” , 流行于九世纪 , 后来衰落 。
1191年7月 , 完整学习中国茶道的荣西和尚回国 , 在日本全面介绍茶并开始独立研究 。 当时日本茶主要来自中国的宋朝斗茶 , 以中国径山寺茶宴为标准 。 此时 , 早期蒸青绿茶传入日本 , 成为主流 。 至今 , 蒸青绿茶在中国已完全被炒青绿茶淘汰 , 但在日本仍是茶叶消费的主流 。 蒸青绿茶在任何指标上都低于炒青绿茶 , 且味道腥苦 , 但日本却保留了这一本应在商业竞争中被淘汰的茶种 , 因为日本人认为苦涩的蒸青绿茶更接近“清、寂、和”的茶道精神 , 这也佐证了文化在茶贸易上的重要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