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探究中国茶文化中的道缘

中国的茶 , 中国的茶文化 , 从一产生就浸滛着道教精神和道教思想 , 与“道”结下不解之缘 。
“茶之为饮 , 发乎神农氏”(陆羽《茶经》) 。 道教敬奉的三皇之一——农业之神 , 最先使用茶 , 是作为解毒的方子 。 “神农尝百草 , 日遇七十二毒 , 得茶以解之”(《神农本草经》) 。 神农为帮人民治病去痛 , 亲尝草木而多次中毒 , 终于寻茶得以解毒 。 并取名为“荼” , (今之茶) 。 除了解毒 , 人们又发现茶的其它药效 , “茶叶苦 , 饮之使人益思 , 少卧 , 轻身 , 明目”(《神农本草经》) 。 壶居士《食忌》还说:“苦茶久食羽化 , 与韭同食 , 令人体重” , 至明朝隐士罗廪《茶解》仍说:“茶通仙灵 , 久服能令升举 。 然蕴有妙理 , 非深知笃好不能得其当” 。 说神农发现茶或是托古 , 能羽化轻身的茶 , 也许正是竭力寻找长生之药的奉道之士所发现 。 “茶乃养生之仙药 , 延龄之妙术” , 被誉为“草木之仙骨” 。 《山海经?西山经》载曰:“玉膏所出 , 以灌丹木 。 丹木五岁 , 五色乃清 , 五味乃馨” 。 这种长生不死的丹木 , 当然是想成仙得道者的追求 。 自庄子阐发神仙“不食五谷 , 吸风饮露 , 乘云气 , 御飞龙 , 而游乎四海之外”后 , “仙能飞行云中 , 神化轻举”“老而不死” , 就一直鼓舞着世间的执着追求者 。 被称为“神仙道教”的信奉者们 , 或认为饮露能身轻腾飞 , 或认为服食草木能飞身轻举 。 “或食元气 , 或茹芝草”(《神仙传?彭祖传》) , 寻药食草者不计其数 。 “玄中草木不知黄 , 甲子初开浩刼长” , “我生求羽化 , 云中采药蔬” 。 “采药层城远” , “穷遍一根莲” 。 “岩崖产灵药 , 等闲人顾稀” 。 崇山峻岭、深沟野壑到处留下道士寻药采药的身影和足迹 , 草木仙药众多 , 茶也应在其中了 。 养生是成仙的基础 , 李白诗“神农重养生” , 葛洪《抱朴子?论仙》说:“以药物养生 , 以术数延命” , 他还说:“先服草木以救亏损” 。 茶专家陶弘景在《茶录》记云:“苦茶轻身换骨 , 昔丹丘子 , 黄山君服之” , 可见远古的仙人早已服之 。 唐末刘贞亮在总结茶的“十德”中 , 得出“以茶养生气 , 以茶养身体” 。 东汉的葛玄就亲自开垦了一个“茶圃” , 种茶饮茶以养生 。 道教服食至后来 , 越分越细 , 计有草木类 , 金石类等 。
茶在养生的功效中重要是养形 , 人称道教饮茶讲求茶之功皆出此理 。 茶“久食令人瘦 , 去人脂” , “除烦去腻 , 凡肉之在齿间者 , 得茶漱涤之 , 乃尽消缩”(明?顾元庆《茶谱》) , 而牙齿却渐渐坚实 。 四川蒙顶茶功效更神奇 。 唐武宗宰相李德裕 , 乃茶道中辨水高手 , 烹茶一壶浇到肉上 , 放进银盒密封 , 第二天一验 , 肉已化了水 。 故明屠隆说:“茶之为饮 , 最宜精形修德之人” 。 道教以方仙道为首的养形派 , 认为神依形生 , 形靠神立 , 养命固形形神皆合方为康健 。 因此重视医药炼养 , 服食是其主要方术之一 , “乃服药有益 , 乃成仙” 。 草木是外养之精华 , 茶当然为首选之药 。 道教始祖张道陵也曾在“昌利山采服五芝众药 , 在隶上山始授弟子养形轻身法”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