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老镇丽江忆旧——老城的人和事】古城的街市情趣盎然 , 给古城增添了意味无穷的俗世乐趣 。 历史上 , 丽江古城是滇藏贸易的重镇和中印贸易的枢纽 。 位于古城中心的“四方街”是个远近闻名的集市 , 过去 , 四方街上的摊位都撑一顶很大的红油纸伞 , 从街西面的狮子山望下去 , 四方街在高原的蓝天下闪烁着一片夺目的红光 , 煞是好看 。 街上卖东西都依照传统的规矩进行 , 街上每一地段都有固定的名称 , 如卖鸡处、卖米处、卖腊肉处、卖麻布处、卖棉布处、卖草鞋处等等 。 由于摊位固定 , 买主很容易找到地方 。 四方街上的摊位都是代代相传的 。 可卖可租 。 街市上过去还有一种专门用木升为人量米面、苞谷的职业 , 其摊位亦是祖传的 。 我们家在四方街就有这么一块祖传的摊位 , 是与其他五户家庭共同拥有的 。 摊位约有3-4平方米 , 称为“卡增妻此” , 意为“卖苞谷处” 。 拥有摊位的几户人家就用“芝瓜”(意为“市场管理者”)计量认可的木升 , 专门为买卖苞谷的双方成交后用木升代为计量 , 按成交量的多少给一点现金或苞谷作为酬劳 。
我小时 , 每天吃过晚饭后 , 常与小伙伴到四方街玩耍 。 古城的一些老人在晚饭后也不约而同地来到四方街 , 在北面店铺前成一排坐下 , 慢慢从怀中掏出各种各样的小酒瓶 , 边呷边说古道今 , 讲的多是地方掌故和民间故事 , 有时还互相争论谁对谁错 。 我常与小伙伴静静地坐在一边听这些老人神侃 , 有听不懂的可以问这些老人 , 但插话不能多 , 因为当这些老人侃得高兴时 , 是不喜欢话头被打断的 。 听这些老人的神侃 , 至今想来受益不少 。 如今四方街上变化不小 , 晚饭后老人神聊海吹的这一道古城风景早已如烟消逝 , 我有时走在四方街上 , 眼睛还常常禁不住地去望那一块如今已成店铺的地方 , 想起往年那些生活在古老的古城故事中的老人们 。
悠悠岁月中 , 四方街迎来送往八方客 , 小时候 , 常常见到一队队藏族马帮赶着打扮得光鲜漂亮的骡马穿梭般往来于古城 , 领头的马或骡往往神气活现地戴着漂亮的头饰 , 上面有各种刺绣图案 , 中间嵌着一面明晃晃的镜子 , 脖颈上挂一个大铜铃 。 此为“茶马古道”马帮的古风 , 既图吉祥 , 也是炫耀自己的马队 。 石板路上留下一串串铃声和马蹄声 。 由于赶马汉子穿的是钉过铁钉的皮靴 , 马蹄上钉了铁掌 , 特不知这是走丽江古城五花石板路的大忌 , 有时一不小心 , 就人仰马翻在那奇滑无比的五花石路面上 , 引起周围一片善意的哄笑声 , 跌倒的赶马汉子也不恼 , 笑着起来 , 照料那跌得晕头转向的马 , 将马背上的驮子扶正 , 与笑得最凶的几个卖菜纳西女开上几个粗鲁的玩笑 , 拍拍屁股又赶自己的路 。
由于“茶马古道”商贸的繁荣 , 丽江古城中产生了不少为藏族商人而设的马店 , 辟出了专门的卖草场 。 我家所在的那条街道上在我小时都还有几户人家开着马店 , 展现着“茶马古道”的遗风 。 过去 , 古城与藏族打交道多的很多纳西人都会讲一口流利的藏语 。 古城中并产生了不少主要与藏人作生意 , 走拉萨、跑印度 , 生意越做越大的商人 , 他们被称为“藏客” , 在藏区建立了良好的信誉 , 为古城的繁荣立下了汗马功劳 。
推荐阅读
- “茶马古道”老镇丽江忆旧——老城之韵
- 茶马古道的发展史
- 博采众方出自哪个著作 博采众方的著作
- 白领-喝茶也能“强身健体”
- 殷墟遗址 殷墟遗址介绍
- 茶马古道上惊心动魄的山水情歌
- 茶马古道的寺登街
- 三斤盒茶包装占两斤多,产品“瘦身”令即将
- 杭州一大学生设计精巧包装的茶叶抓人眼球
- 长春“聚乐茶馆”那斑驳朴实的茶叶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