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防治对策

    我国茶园面积辽阔, 东起台湾, 南至海南, 西自西藏自治区米村, 北到山东荣成, 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 茶树病虫种类繁多 。 据不完全统计, 茶树害虫超过400种, 茶树病害100种以上, 杂草30种以上 。 这些病、虫、杂草对茶叶生产构成一定的威胁 。 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的发展, 保证了茶叶生产的优质丰产, 但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特别是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发展, 对病虫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 茶园病虫区系变化及其原因
1.1 病虫区系变化特点 半个世纪来, 我国茶树病虫的区系变化趋势, 呈现如下一些特点:
1)由体型大的害虫向体型小的害虫如蚜、螨、蚧、蓟马、叶蝉)方向演替;
2)由咀嚼式口器害虫向吸汁型害虫方向演替;
3)由发生代数少、繁殖率低的害虫向发生代数多、繁殖率高的害虫方向演替;
4)由栖集叶面、易于接触农药的害虫向栖息部位隐蔽如卷叶、潜叶、有蜡壳或介壳保护), 不易接触农药的害虫方向演替 。
茶树病害的种类变化不如茶树害虫那样明显 。
    1.2 区系演替的原因分析
1)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 。 每种生物对其周围环境在长期的适应过程中具有一定稳定性, 但也具有某种程度的可塑性, 因此, 可以在新的地区定居和繁殖 。 如茶尺蠖由于其1.-2代卵盛孵期和茶芽的展开期有着明显的同步现象, 全年发生代数又多, 因此该虫除了是浙江省历史上的重要害虫外, 目前已向江苏、安徽、湖南等省蔓延, 发生范围逐渐扩大, 这和该虫对生态环境的强适应力有关 。
2)栽培技术措施的变革 。 栽培措施的变革, 使得病虫区系的栖息环境发生变化, 因而导致病虫区系发生变化 。 如茶园向半山区、山区发展, 使得小绿叶蝉、茶白星病等种群得以发展 。 氮肥的大量使用, 改变了茶树芽叶中的氨基酸组成, 使得茶叶蚧、螨类和茶树叶病的发生数量有所上升 。 20世纪60年代留叶采摘技术的推广, 提供了茶细蛾的产卵场所, 使得该虫在 70年代中期起在全国范围大量发生 。 90年代名优茶的发展, 要求采摘嫩度更高, 这样使得产有大量假眼小绿叶蝉卵粒的嫩梢茎部仍留在树上, 因而加重了叶蝉的发生程度 。
3)化学农药的不合理使用 。 化学农药的非选择性毒力作用, 使得在农药使用时不仅杀死了害虫, 同时也杀死了天敌昆虫, 从而导致了某些害虫的猖獗发生 。 如我国茶园中于60年代中期出现的蚧类猖獗发生, 即与50年代起有机氯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的大量使用有关 。 同样, 60年代初起有机磷农药的普遍使用, 使得对有机磷农药敏感的蚧类种群数量有所下降, 但由于它们对螨类天敌具强杀伤力, 面对害螨杀伤力较弱, 尤其是对螨卵的活性很低, 结果又引起了60年代末期起在全国范围内茶叶害螨的猖獗发生 。 这是我国从20世纪50年代起2次明显的种群演替 。
    2 当前茶树病虫防治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新形势下对茶树病虫防治的要求来看, 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2.1 若干茶树主要病虫种类尚缺乏新的有效防治技术 尽管茶园中的主要病虫种类已有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 使得病虫种群能基本获得控制, 但由于我国在即将参加WTO的前夕, 许多发达国家都纷纷制订新的茶叶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MRL, 下称)标准, 这就使得多年来使用的部分技术受到限制 。 如目前茶叶生产中最重要的害虫种类--假眼小绿叶蝉长期以来采取以化学防治为主的技术, 长期使用的乐果在许多地区效果日益下降, 国外对其MRL又有逐渐严格化的趋势 。 氰戊菊酯是20世纪80年代起茶园中用以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重要农药, 从 1999年11月起已由农业部下令禁止在茶叶生产中应用 。 名优茶的推广, 使采摘标准愈来愈嫩, 这样就有更多的嫩梢茎部留在树上, 与过去较老的采摘标准可以采下大量的叶蝉卵的方法比较, 这实际上削弱了假眼小绿叶蝉农业防治的力度 。 黑刺粉虱是90年代以来在许多茶园中上升为优势地位的一种害虫, 长期来推广应用的噻嗪酮(优乐得、扑虱灵), 由于欧盟的新标准中MRL订为0.02mg/kg, 这种对黑刺粉虱防治非常有效的农药只能停止在茶园中使用, 目前尚无一种农药能完全取代它 。 茶黑毒蛾在80年代以前只是局部零星发生, 从总体上来讲为害性不大, 但从90年代末发生面积越来越大, 而且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措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