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地规划

茶园规划是新辟茶园的基础,既要考虑到茶树对自然环境  条件的基本要求,又要研究农业生产的总体布局,在选好园地  后,进行园地整体规划 。 规划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根据地形,合理设计
茶园多建在山区,一般地形较复杂,为做好规划工作,首先要进行实地调查,掌握相关土地面积、工农业生产情况、交通、水源、气候、土壤、植被、地形地势等基本资料 。 兴建大、中型茶场,应测绘地形图 。 而筹建小型茶场,可以用皮尺、步弓和简易测坡器对地块进行测量,绘制地形示意图,供规划时参考 。
场部与茶厂应设在地点适中、交通方便、靠近水源的地方 。 为了便于经营管理,可根据地形情况,将全场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区 。 凡集中成片的宜茶山地,原则上都应划为种茶区;300以上的坡地作为林地;土地瘠薄的零星地块可种植绿肥,沟边、路旁和房屋前后要栽种绿化树木 。 平地茶园在进行茶园规划时,要求连片种植45亩以上 。 以水土保持、茶园管理、交通方便为原则,山、水、园、林、路综合治理,道路、水沟合理配置,符合生态环境要求 。
(二)设置道路,划区分块
良好而合理的路网系统是茶园的重要设施 。 各级道路应与园区、.防护林、蓄排水系统、厂房、办公用地等统一规划设计,其中路网应优先设计 。 为了方便茶园管理和运输,应设置不同规格的道路 。 大、中型茶园区的道路由主干道、支道、步道和环园道组成 。
主干道要求位置适中,能贯穿全园,对内是各茶园区块的连接通道,对外与公路相连,路面宽度5~6米,能并行两辆卡车,坡度降幅小于70,转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小于15米 。 园区面积低于1000亩时,场内不必设主干道,直接将园区与附近公路相连,连接段应按主干道规格设置修筑 。 在主干道两侧应开设排水沟与涵管,路边种植行道树 。
支道通常设置在大园区之内,作为茶园划区分片的界线,是园区内运输的主要通道 。 与主干道连接,路面宽4~4.5米,坡度降幅小于80,转弯处的曲率半径不小于10米,可通行一辆卡车或两辆拖拉机 。 支道两边开设排水沟、涵道,种植行道树 。
步道用于连接支道并通向茶园地块,与茶行垂直或成一定角度,方便出入茶园 。 步道路宽1.5~2米,坡度降幅小于150,相邻步道之间距离50~80米为好 。 步道边设1条水沟,用于排蓄水 。 坡地或山地茶园的步道可设在山顶和山脊分水岭上,一般成“之”字形设置 。 路边设排蓄水沟,每隔4~6个梯级设一个土坝,用于蓄水 。 环园道一般设在茶园的边缘,作为与林地、农田的分界,路宽1.5~2米,可紧靠隔离沟 。 一般路网系统的面积控制在园区总面积的5%~8%较为合适 。 茶园的区块划分可以各级道路为界线,也可按自然地形、山头划分成若干片,每片的面积以75~100亩为好 。 每个片区的茶园地块大小根据地形而定,平地和缓坡地的地块以5亩左右为宜,山地茶园控制在3亩左右 。
【茶园地规划】(三)开设排蓄水沟、水池
茶园排蓄水系统是园区建设中重要的水利设施,合理的排蓄水系统要求能蓄水保土,排除积水 。 平地茶园以排水为主,排蓄结合;坡地和梯级茶园以蓄水为主,排蓄结合 。 茶园排蓄水系统一般包括截洪沟(隔离沟)、横水沟(竹节沟)和纵水沟 。
截洪沟的作用是防止园地上方的洪水、树根、竹鞭等侵入茶园 。 沟深50~80厘米,宽40~60厘米 。 沟内每隔5~8米筑一个略低于沟面的土坝,用来蓄水积泥 。 ,在茶园下方与农田交界处的环园路内侧要开设隔离沟,沟深50~60厘米,宽30~40厘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