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 种植

(一)品种和苗木的选择
1.品种选择与搭配
新建茶园的品种选择 , 主要根据本地气候、地理条件、茶类生产、消费特点、企业产品定位以及茶树品种特性进行合理选择和搭配 。
(1)选择的品种应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 。 优良品种的优异性状只有在适宜它生长的气候条件下才能表现出来 , 因此 , 选择品种 , 首先要看它是否适应当地气候条件 。 此外 , .不同的茶树品种对土壤、地势及栽培条件也有各自的要求 。 如有的品种适宜在平地或丘陵地区推广 , 有的品种适宜在高山栽培 。 良种特性的发挥与土壤条件、肥培管理水平、种植和采摘方式等栽培条件有关 , 有些品种在高山地区和土壤较差的条件下仍能发挥出良种的优良特性 , 而有些品种必须在土壤深厚、施肥水平较高的条件下才能优质高产 。 如潮州凤凰单丛茶在土肥及栽培管理较好的低海拔茶区产量高 , 但品质远不如在高山多雾的高海拔茶区 。 因此 , 在因地制宜地选择品种时 , 必须对本地自然条件和品种的特性作全面的了解 , 以避免盲目性 。
(2)选择的品种适制茶类适应市场需要 , 经济效益高 , 或者有独特的经济性状 。 茶叶的经济效益最终是通过市场销售来实现的 。 因此 , 在选择茶树品种时 , 要考虑所选品种的茶类适制性应与当地市场需求和企业产品定位相适应 。 不同品种的茶类的适制性、生理生化特性、外部形态特征等有明显的差异 。 如有的品种茶多酚含量高 , 适宜栽培在主产红茶的茶区 , 而生产名优绿茶为主的茶区应该选择发芽早、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值低的品种 。 因此 , 根据不同品种的生育特性和茶类适制性 , 选用适宜本地区的品种 , 是最经济有效的措施 。 一般来说 , 所选品种应是省级或国家级良种 , 并具有生长繁育能力强、适应性强、抗逆性好、丰产、优质等特点 。 此外 , 根据需要 , 可考虑品种的某些独特经济性状 , 如高香型、低咖啡碱型、高氨基酸型、高茶多酚型和多茸毛型等 。
(3)注意品种的合理搭配 。 合理的品种搭配 , 不但可以提高单位面积茶园的经济效益 , 还能充分利用初制设备 , 提高品质 , 降低成本 , 并有利于按不同品种茶园分批分片制订科学施肥、修剪、防治病虫害、茶叶采制等常年管理计划 。 品种的合理搭配主要考虑3个方面 。 第一 , 注意萌芽期早、中、晚品种的合理搭配 。 不同茶树品种的春茶萌发、开采期的早迟有明显的差异 , 有些甚至可相差1个月以上 。 通过合理搭配早、中、晚品种 , 不仅有利于错开采茶高峰期 , 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 , 还可以充分利用加工厂房和机械设备 , 减少闲置和浪费 。 更重要的是 , 能保证整个春茶期间都有高档名优茶产品 。 一般早、中、晚品种的搭配比例为6:3:1或5:3:2 。 第二 , 注意不同抗逆性品种间的合理搭配 。 多品种合理搭配后 , 可以增加茶园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 , 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 大面积种植单一品种 , 存在病虫害大量发生流行的风险 。 日本曾经因大面积推广种植无性系薮北品种 , 而造成茶园炭疽病流行 , 损失惨重 。 因此 , 在选择茶树品种时 , 应根据当地茶园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及为害情况 , 选择一些抗病虫性强、优势互补的品种进行合理搭配种植 。 这样一来 , 就可以减轻病虫害的发生程度 , 进而减少或不施用农药 , 有利于发展无公害茶或有机茶 。 第三 , 注意不同适制性品种间的合理搭配 。 这里包括两层含义 , 一方面 , 是指适制性为同一类茶而品质特色不同的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 。 其意义在于 , 可以实现品种间的产品原料拼配和品质优势互补;另一方面是指分别适制不同茶类(显毫型绿茶、少毫型绿茶、乌龙茶、红茶)的多品种之间的合理搭配 。 这样做的好处在于每一类品种都有一定面积的茶园 , 因而可以开发多茶类产品 , 以满足市场对不同茶类产品日益多样化的需求 , 提高经济效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