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与心灵净化,红茶的功效( 四 )


这也就是何以唐宋以来的文人总是不能忘情于茶的原因 。 唐代的李德裕官至宰相 , 是牛李党争的一方代表 , 但他的《忆茗茶》诗:谷中春日暖 , 渐忆啜茶英 。 欲及清明火 , 能销醉客酲 。 松花飘鼎泛 , 兰气入瓯轻 。 饮罢闲无事 , 扪萝溪上行 , 却是雍容闲雅 , 也许正是一杯清茶唤醒了他对宦海风波的厌倦 。 白居易的一首诗说的却是另一种感受:食罢一觉睡 , 起来两瓯茶 。 举头看日影 , 已复西南斜 。 乐人惜日促 , 忧人厌年赊 。 无忧无乐者 , 长短任生涯 。 (《食后》)快活的人叹息光阴似箭 , 忧伤的人却感到日长如年 , 而本人既无乐事 , 也无深忧 , 在一杯茶中随运任化 , 在闲适的生活中打发一生 。
苏轼苏辙兄弟 , 更善于在茶中求超脱沉静 , 苏轼有《试院煎茶》:蟹眼已过鱼眼生 , 飕飕欲作松风鸣 。 蒙茸出磨细珠落 , 眩转绕瓯飞雪轻 。 银瓶泻汤夸第二 , 未识古人煎水意 。 君不见 , 昔时李生好客手自煎 , 贵从活火发新泉;又不见 , 今时潞公煎茶学西蜀 , 定州花瓷琢红玉 。 我今贫病长苦饥 , 分为玉盏捧蛾眉 。 且学公家作茗饮 , 砖炉石铫相行随 。 不用穿肠拄腹文字五千卷 , 但愿一瓯常及睡足日高起 。 一切都无所谓 , 惟有品茶才是人生乐趣 。 其实 , 也正是品茗消遣 , 才帮助了苏轼失望而不绝望地度过一生 。 苏辙有《和子瞻煎茶》 , 说得更加显豁:年来病懒百不堪 , 未废饮食求芳甘 。 煎茶旧法出西蜀 , 水声火候犹能谙 。 相传煎茶只煎水 , 茶性仍存偏有味 。 君不见 , 闽中茶品天下高 , 倾身事茶不知劳;又不见 , 北方俚人茗饮无不有 , 盐酪椒姜夸满口 。 我今倦游思故乡 , 不学南方与北方 。 铜铛得火蚯蚓叫 , 匙脚旋转秋萤光 。 何时茅檐归去炙背读文字 , 遣儿折取枯枝女煎汤 。 人生百无聊赖 , 宦游更无意趣 , 只愿回到故乡 , 煎水品茗 , 茶成了他们理想生活的象征 。
明末的冒辟疆 , 是江北名士 , 他与秦淮八妓之一的董小宛一见倾心 , 在兵荒马乱之中相亲相爱 。 董死后 , 冒撰《影梅庵忆语》 , 忆既往之良辰 , 抒深创之悲情 , 哀感顽艳 , 低回不尽 。 其中有一段 , 即记载他们品茗斗趣的日常生活:姬能饮 , 自入吾门 , 见余量不胜蕉叶 , 遂罢饮 。 每晚侍荆人数杯而已 。 而嗜茶与余同 , 性又同嗜片 。 每岁半塘顾子兼择最精者缄寄 , 具有片甲蝉翼之异 。 文火细烟 , 小鼎长泉 , 必手自炊涤 。 余每诵左思《娇女》诗:‘吹嘘对鼎’之句 , 姬为解颐 。 于沸乳看蟹目鱼鳞 , 传瓷叠月魂云魄 , 尤为精绝 。 每花前月下 , 静试对尝 , 碧沉香泛 , 真如木兰沾露 , 瑶草临波 , 备极卢、陆之致 。 东坡云:‘分无玉盏捧蛾眉’ , 余一生清福 , 九年占尽 , 九年折尽矣 。 真是柔情似水 , 佳期如梦 , 茶给他们的情感生活增加了多少韵味!
唐名僧皎然 , 是一个品茶高手 , 他把茶比做禅经 , 说茶与禅经近 , 并认为一杯清茶在手 , 那些佛家面壁打坐、静日参禅的戒律均可免除:越人遗我剡溪茗 , 采得金芽金鼎 。 素瓷雪色漂沫香 , 何似诸仙琼蕊浆!一饮涤昏寐 , 情思爽朗满天地;再饮清我神 , 忽如飞雨洒轻尘;三饮便得道 , 何须苦心破烦恼 。 (《饮茶歌诮崔石使君》)只要第三饮 , 便能得道 , 省却多少青灯黄卷、面壁打坐的功夫 。 茶能移人之性 , 且在欢愉轻快之中 , 这是中国人文教化的独特形态 , 今天仍能为忙碌而紧张的现代人提供一分静谧 , 一分诗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