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三大高香红茶之一:祁门红茶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茶叶原料选用当地的祁门种制作的红茶,是中国历史名茶,著名红茶精品 。 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 祁门红茶是红茶中的极品,享有盛誉,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高香美誉,香名远播,美称“群芳最”、“红茶皇后” 。 与锡兰高地红茶,印度大吉岭红茶并称“世界三大高香红茶” 。
历史渊源
祁门产茶创制于光绪年(公元1875年),已有百余年的生产历史,可追溯到唐朝,茶圣陆羽在《茶经》中留下:“湖州上,常州次,歙州下”的记载,当时的祁门就隶属歙州 。 1875年前后,祁门人士胡元龙借鉴了外省的红茶制法,在祁门加工出了红茶,后由北平同盛祥茶庄引入北平,在市场获得了成功 。 光绪元年(1875),胡元龙在培桂山房筹建日顺茶厂,用自产茶叶,请宁州师傅舒基立按宁红经验试制红茶 。 1875年,安徽黟县有个名叫余干臣的人,在福建罢官回原籍经商,因见了红茶畅销多利,便在至德县尧渡街设立红茶庄,仿“闽红茶”制法,开始试制红茶 。 1876年,余氏又先后在祁门西路镇、闪里设红茶分庄,扩大经营 。 由于祁门一带自然条件优越,所制红茶品质超群出众,因此,产地不断扩大,产量不断提高,声誉越来越高,在国际红茶市场上引起了茶商的极大注意,光绪8年(1883),终于制成色、香、味、形俱佳的上等红茶,胡云龙也因此成为祁红创始人之一 。
产地环境
祁红产区,自然条件优越,山地林木多,温暖湿润,土层深厚,雨量充、沛,云雾多,很适宜于茶树生长,加之当地茶树的主体品种──槠叶种内含物丰富,酶活性高,很适合于工夫红茶的制造 。 当地的茶树品种高产质优,植于肥沃的红黄土壤中,而且气候温和、雨水充足、日照适度 。
外形特征
外形条索紧细均直,色泽乌润为主要特征的工夫红茶,精制加工后的祁红茶,外形条索紧结细小如眉,苗秀显毫,色泽乌润;茶叶香气清香持久,似果香又似兰花香,国际茶市上把这种香气专门叫做“祁门香”嫩叶均整,色红艳,茶叶汤色和叶底颜色红艳明亮,口感鲜醇酣厚,即便与牛奶和糖调饮,其香不仅不减,反而更加馥郁 。
制作工艺
采摘:祁红现采现制,以保持鲜叶的有效成分 。 祁红的采摘标准十分严格,高档茶以一芽一叶、一芽二叶原料为主,分批多次留叶采,春茶采摘6-7批,夏茶采6批,秋茶少采或不采 。
初制:包括萎凋、揉捻、发酵、烘干等工序 。 使芽叶由绿色变成紫铜红色,茶身成条,香气透发,文火烘焙至干 。 发酵是红茶制作的独特阶段,是决定祁红茶品质的关键,发酵室温控制在30度以下,经过发酵叶色转红,形成祁红茶红叶红汤的品质特点 。 初制成品称为红毛茶 。
精制:红毛茶制成后,还须进行精制,分清长短、粗细、轻重,剔除杂质 。 祁红精制很费工夫,所以精制后的祁红茶又称为“工夫茶” 。 精制工序繁复,祁红茶成品经毛筛、抖筛、分筛、紧门、撩筛、切断、风选、拣剔、补火、清风、拼和、装箱而制成 。
鉴别方法
1.外形:条索紧细、匀齐的质量好,反之,条索粗松、匀齐度差的,质量次 。
2.叶底:叶底明亮的,质量好,叶底花青的为次,叶底深暗多乌条的为劣 。
3.色泽:色泽乌润,富有光泽,质量好,反之,色泽不一致,有死灰枯暗的茶叶,则质量次 。
4.汤色:汤色红艳,在评茶杯内茶汤边缘形成金黄圈的为优,汤色欠明的为次,汤色深浊的为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