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的宫廷茶具( 三 )


鎏金摩竭纹银盐台:由盖、台盘、三足架等组成 。 盖顶为 莲花形捉手 , 中空 , 有铰链可开合为上下两半 , 用银焊接并与 盖相连 。 盖心饰团花一周 , 面饰四尾摩羯 , 盖沿为卷荷形三足 架与台盘焊接相连 , 似一平展的莲叶莲蓬 , 支架以银箸盘曲 而成 , 中部斜出四枝 , 枝头两花蕾两摩羯 , 通高25厘米 。 支架 有錾文咸通九年文思院准造涂金银盐台一枚 。 ”錾文明确 表明此为盛盐的盐台 。
【唐代的宫廷茶具】银镡子:钣金成型 , 纹饰鎏金 , 带盖 , 直口 , 深腹 , 平底 , 喇 叭形圈足 , 盖顶为宝珠形提纽 。

唐代的宫廷茶具

文章插图

(2) 点茶器 。
《茶经》对点茶法稍有提及:“乃斫、乃熬、乃舂 , 贮于瓶缶 之中 , 以汤沃焉 , 谓之庵茶 。 ”“庵茶”亦即在盏内点茶 。
从地宫出土文物看 , 属于点茶之器不在少数 。 秘色瓷中 ,  两种碗的口径和高度都较大 , 很显然不适合于作餐具 , 也不 适合于作饮用器 。 作为点茶之器来说 , 越窑生产之青瓷很受 饮茶之人喜爱 , 因茶水注人后令人感到格外的鲜绿和清爽 。
系链银头箸:上粗下细 , 通体素面 , 上端为宝珠顶 , 顶下 为半厘米宽的凹槽 , 以辖扣环 。 箸子以银丝编结的链条套链 。 茶面入碗 , 以热水冲击会泛走茶花 , 用箸子击拂 , 搅拌 , 调如 胶状 。
鎏金流云纹长柄银匙:形制似则 , 但其柄长直 , 匙面平整 。 作为点茶器 , 击拂茶花 , 进行搅拌 。 五瓣葵口高圈足秘色瓷碗:素面 , 侈口 , 口沿五曲 , 曲处 内有尖凸棱至碗底 , 外有凹槽 , 平底 , 高圈足稍外撇 。 通体施 青釉 , 釉层均匀凝润 , 外壁留有仕女图包纸痕迹 。 通高9.4厘 米 , 口径21.4厘米 , 腹深7厘米 , 足高2.1厘米 , 足外径9.9厘米 ,  底内径9厘米 , 重610克 。 侧视如一卷荷叶 , 高度较大 , 壁斜而 口沿外翻 , 是点茶用的佳器 。
五瓣葵口内凹底秘色瓷盘碗:卷沿 , 尖唇 , 斜鼓腹 , 底内 平处内凹 , 通体施釉 , 青绿泛灰 。 通高6.8厘米 , 深6.2厘米 , 口 径24.5厘米 , 底径4.5厘米 , 重902克 。 此盘碗也是点茶器 。
茶托、茶碗:《物账》碑明确记为茶托、茶碗 。 各地出土的 茶碗茶托不止一件 。 法门寺出土一套托盏均为淡黄绿色玻璃 制品 , 茶托卷棱圈沿 , 斜壁内收于喇叭形柄把 , 柄把为管状 物,带卷棱圈足 , 通体较多鱼泡 , 浑沉 。
素面淡黄色玻璃茶碗:侈口、秃唇、腹斜光洁呈倒喇叭 形收于小底 , 底外凸一小包 , 环棱圈足 , 与茶托配套使用 。 通 髙4.5?5 J厘米 , 腹深4厘米 , 口径12.6厘米 , 底径3.5厘米 ,  重117克 。 用玻璃来制茶器 , 表明民间制作茶盏、茶托已有相 当历史 。 但一些国内外专家认为 , 法门寺出土的玻璃来自伊 斯兰 。
法门寺出土的茶器具中少了最重要的风炉、煮水的锅和 盛水的器皿 。 这大约是在陆羽之后的近100年中 , 宫廷中已开 始偏重点茶饮法 。 “上有好者 , 下有甚焉” , 上层的讲究和提 倡 , 自然会对全国乃至国外产生重大的影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