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茶艺,功夫茶具( 六 )


土家族兄弟都有喝擂茶的习惯 。 一般人们中午干活回家 , 在用餐前总以喝几碗擂茶为快 。 有的老年人倘若一天不喝擂茶 , 就会感到全身乏力 , 精神不爽 , 视喝擂茶如同吃饭一样重要 。 不过 , 倘有亲朋进门 , 那么 , 在喝擂茶的同时 , 还必须设有几碟茶点 。 茶点以清淡、香脆食品为主 , 诸如花生、薯片、瓜子、米花糖、炸鱼片之类 , 以平添喝擂茶的情趣 。
13.白族的三道茶
白族散居在我国西南地区 , 主要分布在风光秀丽的云南大理 , 这是一个好客的民族 , 大凡在逢年过节、生辰寿诞、男婚女嫁、拜师学艺等喜庆日子里 , 或是在亲朋宾客来访之际 , 都会以"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款待 。
制作三道茶时 , 每道茶的制作方法和所用原料都是不一样的 。
第一道茶 , 称之为"清苦之茶" , 寓意做人的哲理:"要立业 , 就要先吃苦" 。 制作时 , 先将水烧开 。 再由司茶者将一只小砂罐置于文火上烘烤 。 待罐烤热后 , 随即取适量茶叶放入罐内 , 并不停地转动砂罐 , 使茶叶受热均匀 , 待罐内茶叶"啪啪"作响 , 叶色转黄 , 发出焦糖香时 , 立即注入已经烧沸的开水 。 少倾 , 主人将沸腾的茶水倾入茶盅 , 再用双手举盅献给客人 。 由于这种茶经烘烤、煮沸而成 , 因此 , 看上去色如琥珀 , 闻起来焦香扑鼻 , 喝下去滋味苦涩 , 故而谓之苦茶 , 通常只有半杯 , 一饮而尽 。
第二道茶 , 称之为"甜茶" 。 当客人喝完第一道茶后 , 主人重新用小砂罐置茶、烤茶、煮茶 , 与此同时 , 还得在茶盅中放入少许红糖 , 待煮好的茶汤倾入盅内八分满为止 。 这样沏成的茶 , 甜中带香 , 甚是好喝 , 它寓意"人生在世 , 做什么事 , 只有吃得了苦 , 才会有甜香来"
第三道茶 , 称之为"回味茶" 。 其煮茶方法虽然相同 , 只是茶盅中放的原料已换成适量蜂蜜、少许炒米花 , 若干粒花椒 , 一撮核桃仁 , 茶汤容量通常为六、七分满 。 饮第三道茶时 , 一般是一边晃动茶盅 , 使茶汤和佐料均匀混合;一边口中"呼呼"作响 , 趁热饮下 。 这杯茶 , 喝起来甜、酸、苦、辣 , 各味俱全 , 回味无穷 。 它告诫人们 , 凡事要?quot;回味" , 切记"先苦后甜"的哲理 。
14.哈萨克族的奶茶
主要居住在新疆天山以北的哈萨克族 , 还有居住在这里的维吾尔族、回族等兄弟民族 , 茶在他们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 , 把它看成与吃饭一样重要 。 他们的体会是"一日三餐有茶 , 提神清心 , 劳动有劲;三天无茶落肚 , 浑身乏力 , 懒得起床" 。
哈萨克族煮奶茶使用的器具 , 通常用的是铝锅或铜壶 , 喝茶用的大茶碗 。 煮奶时 , 先将茯砖茶打碎成小块状 。 同时 , 盛半锅或半壶水加热沸腾 , 随着抓一把碎砖茶入内 , 待煮沸5分钟左右 , 加入牛(羊)奶 , 用量约为茶汤的五分之一 。 轻轻搅动几下 , 使茶汤与奶混和 , 再投入适量盐巴 , 重新煮沸5-6分钟即成 。 讲究的人家 , 也有不加盐巴而加食糖和核桃仁的 。 这样才算把一锅(壶)热乎乎、香喷喷、油滋滋的奶茶煮好了 , 便可随时供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