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龙茶属于六大茶类之中的半发酵茶, 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 按照生产地域可区分为武夷岩茶, 安溪铁观音、广东凤凰单枞、台湾高山乌龙等多种 。 乌龙茶的冲泡方法多采用“功夫茶”法, 如流行于潮汕地区的乌龙茶冲泡法, 流行于安溪地区的铁观音冲泡法等, 都属于“功夫茶”法 。 传统的功夫茶法不仅对茶品有要求, 对茶器也很讲究, 如著名的潮汕功夫茶四宝就包括:潮汕烘炉、玉书碨、孟臣罐、若琛瓯 。
乌龙茶是一个大系列, 包括的茶品很多, 虽然都属于半发酵茶, 但在发酵程度及揉捻工艺上有很大区别, 特别是近一两年来, 受台湾乌龙茶制作工艺、冲饮方法及市场需求影响, 大陆地区乌龙茶加工生产发生了很大变化, 其中尤以安溪铁观音最为明显和突出 。
按照传统说法, 优质铁观音外形卷曲、壮结, 呈青蒂绿腹蜻蜓头状, 质感沉重如铁;干茶色泽鲜润, 砂绿明显, 冲泡后叶底肥厚明亮, 具绸面光泽, 有着“绿叶红镶边”的显著特征;茶汤入口醇厚甘鲜, 香气馥郁持久, 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 这样的铁观音前些年在市场上还能偶尔找到, 近一两年则渐渐“销声匿迹”了, 取而代之的是发酵轻、揉捻程度不够的铁观音茶品, 外形不讲求, 内质轻飘, 色泽苍老, 大多呈鲜绿色 。 这样的铁观音其实已经和绿茶渐渐接近, 在滋味、香气及气韵上都和传统铁观音有很大区别 。
因为这样的改变, 传统意义上的铁观音冲饮方式也必将随之发生变化, 如果还拘泥于“功夫茶法”, 以及“关公巡城”、“韩信点兵”等固有程式, 可能就有些不合适了 。 为了顺应这种改变, 这里向大家推荐一种简便易行的乌龙茶冲泡法——乌龙茶清饮法 。
顾名思义, 所谓乌龙茶清饮法就是使用冲泡绿茶的方法和器具来冲泡乌龙茶, 这种方法很适合现今流行的铁观音茶品 。 和传统的“功夫茶法”相比较, 乌龙茶清饮法有很多特点和变化, 下面作一些简单介绍 。
首先是投茶量的改变 。 传统铁观音投茶量以容器的1/3至2/3为宜, 无论用孟臣罐还是盖瓯, 茶叶张开后恰恰能满撑杯盖, 而香气已经满溢茶室了 。
其次是茶器的变化 。 安溪地区冲泡铁观音一般用盖瓯(俗称盖碗), 不仅能发茶品真香、真味, 中间还可以翻瓯, 这样有利于茶叶充分冲泡 。 现在的铁观音除了用茶瓯冲泡外, 也可以用紫砂壶、普通瓷杯、玻璃杯, 我个人的感觉以紫砂壶为最佳 。 如果是在办公室, 当然以玻璃杯最为便捷和实用了 。 可以准备两只玻璃杯, 一只用于冲泡, 一只用于品饮, 茶汤冲泡好后立即过滤入品饮杯中, 不使茶汤有焖熟感 。
再就是水温的掌控 。 冲泡传统铁观音以三沸水为最佳, 而且还要淋壶以增加温度, 这样才能“逼出”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 如今发酵程度很轻的铁观音就不适合这样高水温了, 依我个人的经验, 水温应该以90度最为适宜, 这也是办公室里普通饮水机的水温 。
从茶叶历史发展过程分析, 我国茶叶冲泡方法一直随着茶品发展而变化, 从唐代的煎茶法到宋代的点茶法, 从明代初期的烹茶法到清代早期的撮泡法, 再到近代流行的冲泡法, 都是因为茶叶的生产加工方法发生变化了, 冲泡方法也随之改变 。 “乌龙茶清饮法”的出现, 也是顺应了这样的趋势 。
在当前环境下, 提倡乌龙茶清饮法很有意义, 不仅能使乌龙茶品饮走入普通家庭、走入办公室, 还有可能走出国门, 为国际市场所接受 。 国际市场流行的茶叶冲饮方法以简单、便捷、卫生为特征, 过去只有绿茶、袋装红茶符合这一要求, 而乌龙茶则因为冲饮程式过于烦琐, 一直未能打开市场 。
推荐阅读
- 乌龙茶也是越老越“值钱”吗?
- 乌龙茶有哪些历史沿革?
- 和乌龙茶有关的小典故
- 青茶该如何品鉴?
- 青茶的整体框架结构
- 乌龙茶鉴别四部曲
- 乌龙茶的由来
- 乌龙茶也能“越陈越香”吗?
- 青茶|挑选乌龙茶,这6招能帮到你
- 不同季节的乌龙茶有什么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