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评宜兴紫砂艺壶( 三 )


清代紫砂史上出现的两位巨匠:邵丈享、陈鸣远,值得后人建树,邵大享,以自已专精一艺而成名,大享所作艺壶,可谓自明清以来施艺严谨之范本,技和艺都超越前人,为一代匠师,我在老师顾景舟先生外,目睹潘君所藏大享掇壶壹伴,真是大开眼界、大饱眼福,双手捧着掇壶,壶身在手们和手指间慢慢转动,壶的肌体给我的指和心的感觉,简直不象是抚摸在陶的制品上,它比玉还要温润,我才真正的体察到了这就是珠圆玉润,给我真正的悟了华智穷工的神韵.我再次拜读了高熙的《茗壶说》〈赠邵大享君〉“其掇壶顶项及腹,骨肉停匀,雅俗共赏,无乡者之讥,识者谓后来居上焉,注权胥出自然,君先成者,截长注尤古峭,口盖直而紧,虽倾侧无落帽忧,口内厚而侠,以防其缺气,眼外小内锥,如喇叭形,故无窒塞不能之弊”.这些都是前人没有达到的水准,而又为后人开启了摹本,掇壶可称谓神品也.《宜兴紫砂紫砂珍赏》〈南京博物院藏〉大享“龙头一捆竹”,真是件绝代佳作,景舟先生云:“在技法上,看似繁琐,实则简洁”.微细之处见精神,在壶咀的龙角上硬是用铁尖刀,一刀一刀压哀,刀痕排列细密整齐,非心平气和、技法娴熟者,是达不到般处置水平的真是他人莫能为也,可谓之神品.清代的另一位匠师陈鸣远,他是逸情大方的制作风貌而转向纤靡精巧;重锼叠刻这方面去的.制作精雅,可与三代古器并列.《宜兴紫砂珍赏》〈南京博物院藏陈鸣运“南瓜壶” 〉,香港罗挂祥博士珍藏的鸣运“南瓜壶”形制淳雅,嘴、錾以瓜叶、藤技造型,敛整洗练,盖、盖的用瓜托构成,顾盼情生,连贯通气,可谓神品.《宜兴紫砂珍赏》中陈鸣远“四足方壶”〈上海博物馆藏品〉,景舟先生云:“这件作品,应该说是陈鸣运继承明代紫砂艺术形式的代表作,寓圆于方,敦实厚重可谓神品”.《宜兴紫砂工艺厂》藏邵旭茂“提梁壶”,景舟先生云:“此壶气势宏伟,造型淳朴,气度非凡,且骨肉亭匀,制技精湛,泥质细而不腻,色泽紫而不姹,是砂艺史上又一件神品”.另外,〈南京博物馆〉藏“圣思陶杯” 跌宕多姿,雕琢细腻,一见就是看出作者倾注全部精力,用手工艺的表现方法,塑造出陶的桃味,亦是一件神品.紫砂艺壶之神品我以吴山老师一语,一件砂壶达到了材质美、工艺美、内容美、形式美、功能美这五美可谓艺壶神品也 。
在未说极品以前,我解释一下,品评决不是以门户之见,更不是褒贬黜陟某个人或某件作品,而是按传世的作品、资料,作些比较性的看法,以揭示同好,由此不断提高紫砂艺壶的技艺水平,和鉴赏水平,即使有不同看法,不同观点也是难免的,例如,有人在选茶壶时,把壶翻过来合在台上,看看壶嘴、壶口、壶錾是否在一个水平面上,我就认为不然,而要按壶造型结构是否与实用功能合理为标准,象单口壶(即没有颈项的壶),假如壶咀与壶錾和口成一水平面,那么,泡茶倒水口尚未满,而壶咀早就流出茶水了.其二,我在实用中感觉到300cc的壶,壶錾略高过口,在使用时大姆指与中指捏着壶非常得手.其三,有些人要求壶内壁要象壶面那么光滑,连布纹和竹子纹都不能有,殊不知内壁光滑对泡茶、养茶功能有欠缺.《阳羡名陶录》吴骞日:“……时大彬制,内有纹一线,殆未曾陶铸以前所裂.然不足为此壶病”.如此等等,到一定时间会有共同语言的 。
《宜兴紫砂工艺厂》藏黄玉麟制“该春壶” 、“孤菱壶” 、“鱼化龙”诸式,莹洁圆湛,精巧而不失古意,可称“极品”,黄玉麟的制壶技艺受到吴大徵、顾茶村的赏识,先后来聘为各制壶,《宜兴县志》载“大徵富收藏, 玉麟得观彝鼎及古陶器,艺日进
名亦高,晚年每制一壶必精心构撰,积日月而成,非其人重价弗予”.黄玉麟是我砂壶史上可代表一个时期的里程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