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出生后第二天时 , 对其大脑的磁共振成像如下图:
文章插图
从这个图来看 , 小女孩的大脑颅腔内大部分并非是神经细胞组成的皮层 , 而是脑脊液 。 医生们对其进行了积极的干预 , 在她出生第五天进行了脑室腹腔分流术 , 并不断调整脑室-腹腔分流以避免功能失调或者感染 。 此外 , 这个小女孩还加入了一个早期干预项目 , 接受物理治疗及言语治疗 。
到第20个月时 , 她的大脑内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 , 大脑的皮层的比例有所增加(见下图) 。
文章插图
到了第34个月的时候 , 医生对她进行了一系列的检查 , 结果相当乐观:小女孩与同龄一样 , 表现出对玩具的兴趣 , 能够说10到15个单词 , 能够行走并且抓握东西 。 与她大脑扫描出现的大片黑色脑脊液图像相比 , 她的行为表现真是太棒了 。
文章插图
大脑损伤的时间和方式都很重要
这几个病例似乎非常让人乐观:大脑的可塑性非常强 , 也许损伤一些没问题 , 即使脑壳里大部分是“水”也不影响生活 。 但不要忘记 , 还有大量其他类型的脑损伤会严重影响到人们认知功能 , 比如脑卒中或者严重事故导致的大脑受损 。 这不得不令我们反思:怎样的损伤不影响我们的心智功能?
2007年 , 法国蒙彼利埃大学医疗中心的医生麦克·德斯默格(MichelDesmurget)在著名期刊《脑》(Brain)上发文讨论了这个问题[4] 。 在这个文章中 , 德斯默格指出:大脑损伤的方式和时间非常重要!如果损伤是温柔而缓慢地发生 , 那么大脑可能能够慢慢地将损伤部位的功能转移到未损伤的脑区 , 从而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如果大脑某部分的损伤是非常快速的 , 则该大脑结构的功能可能会丧失 。
德斯默格教授引用了两方面的证据:人脑损伤的病例和动物实验 。
人脑损伤证据方面 , 他们比较了两种病例:低级别胶质瘤和脑中风 。 低级别胶质瘤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缓慢生活的肿瘤;而中风往往是短时间内发生的急性的症状 。
低级别胶质瘤生长非常慢 , 在导致严重的认知功能退化之前 , 大约有7~8年生长期 。 在这段时间内 , 患者通常没有任何认知或者行为的异常 。 使用手术的方法切除掉病灶区域 , 也会不引起永久性的大脑功能损伤 。 103个低级别胶质瘤患者中 , 93%可以在1年之内恢复正常继续工作[5] 。 比如下图就一个低级别胶质瘤患者手术前后的大脑扫描图(上半部分为手术之前 , 下部分为手术之后) 。 这名病人在手术之后虽然有一块皮层被切除 , 但是1个月后恢复了正常 。
但是脑中风则不一样 。 对脑卒中患者的分析表明 , 70%的患者在卒中后11年仍然有中度到重度的功能损伤 。
文章插图
动物实验的结果也印证了他们的结论 。 德斯默格与同事回顾动物实验的证据后 , 同样发现 , 一次性切除一大块脑区会导致永久性的功能损伤 , 但是逐渐地小块地切除相同的脑区 , 带来的功能损伤却小得多 。
从德斯默格的理论来看 , 脑积水也属于对大脑皮层温柔而缓慢地挤压和损伤 , 所以这些患者可以表现非常正常 。
也许 , 要正常地生活 , 没有一个完整的大脑也是可以的 。 但是请记住:大脑是在什么时候、如何变得不完整的 , 这个问题非常重要 , 因为有些情况下(可能是大部分情况) , 不完整的大脑真的会伴随着心智功能上的问题 。
推荐阅读
- 近视是因为太“宅”?
- 把X光片玩成“水墨画”,科学家是如何做到的?
- 作为一个吃货,你能看懂包装食品的“说明书”吗?
- “心理弹性”从何而来?
- “儿童”牛奶,到底有啥特别之处?
- 接吻为何可以“无师自通”?
- 今年中秋吃月饼,别被“无糖”和“保健”忽悠了?
- “糖精枣”是个什么鬼?
- 为什么说“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 撞车司机的“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到底是种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