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水器

茶书上最早提到煮水器的 , 应是陆羽《茶经》 , 称为[钅复] , 就是敞口的釜 。 陆羽时代的这种釜 , 多用回炉再次冶炼过的熟铁铸造 , 比较少铁腥气 , 对水味影响应该少一些 。 至于模样 , 陆羽的描述是 , 底部弧形 , 大开口 。 内壁光滑以利洗涤 , 外壁粗糙以利吸收火焰 。 设计上要注意 , 水烧开时的沸腾中心一定要在[钅复]的正中心 。 只因当时流行煎茶 , 水沸时要把茶末投入[钅复]中 。 若沸腾中心居中 , 茶末易随沸水扬起 , “则其味醇也” 。 至于[钅复]的材料 , 除去熟铁 , 亦有银、瓷和石 。 陆羽认为银者最好 , 然而到底过于奢华 , 普通人用不起 。 瓷和石亦雅 , 然而“性非坚实 , 难可持久” 。 我猜想是受当时陶瓷制造技术限制的缘故 。 [钅复]的实物 , 后来出土过一些 。 其中有铜做的 , 并带提梁 , 成品年代早于陆羽《茶经》成书 , 不知为何书中没有提到铜质地的[钅复] , 想来也是极不普遍的 。 [钅复] , 后来其实是几乎被摈弃了 。 唐末至宋 , 点茶逐渐取代煎茶 。 不再将茶直接投入沸水中 , 而是先放茶末于碗内 , 再注入沸水调制茶汤 。 [钅复]这样沉重而不适合注水的器具 , 被汤瓶所取代 。 书里的记载 , 汤瓶有许多名字 , 如执壶、茶吹、茶吊子 。 我总是疑心这些名字或许并非指相同的东西 , 应该是随年代和地区不同而变化的煮水器 , 功能相同但形状或许有差异 。 有待考证 。 许多茶书对汤瓶有相似的描述 。 质地和形状 , 都是要讲究的 。 因为汤瓶不仅要煮水 , 还要用来注汤 , 形状就显得至关重要 。 大致上 , 容积要小 , 瓶嘴要呈抛物线形 , 出水口要圆而小 , 以使出水有力、落水准 。 至于汤瓶的质地 , 更加广泛 。 金银铜铁铅锡 , 陶瓷石 。 宋人以金银为贵 , 恶铜铁 , 谓其有“生锉气” 。 其次是瓷瓶为好 。 宋代是瓷器史上的高峰 , 名窑辈出 。 瓷瓶大多模仿金银瓶造形 , 因仿金属器的缘故 , 看上去感觉比较挺直精神 。 出土的煮水汤瓶 , 以长沙窑、越窑青瓷、定窑白瓷为多 。 至于南宋以后的龙泉窑青瓷瓶 , 过于高瘦纤秀 , 不似煮水 , 大概只盛沸水而已 。 最爱的是中唐以后的邢窑白瓷瓶 , 无装饰 , 洁白细腻 , 当真有“似雪”的感觉 。 只是这种瓶子 , 不知古人如何舍得搁置火上灼烧 。 石头做的汤瓶 , 应宜水 , 只是沸腾得慢 , 水容易煮老 , 又比较沉重 , 所以无法普及 。 元代以后 , 由于饮茶法由点茶逐渐被简单的散茶冲泡法所取代 , 对煮水器的要求更严 , 成为茶书中需重点讨论的器具 。 名称也逐渐改变 , 开始依然称汤瓶 , 明以后书里的正式称谓逐渐为茶铫、汤铫 。 对质地的要求 , “以不受他气者为良” , 变化尤其明显 。 明初 , 依然延续宋人的概念 , 金银为优 , 瓷石次之 , 铜铁铅锡皆不取 , 瓦瓶也被认为“恶气缠口不去” 。 从张录《茶录》开始 , 锡逐渐取代陶瓷的地位 , 铜铁却始终不得翻身 。 到了许次纾的《茶疏》 , 首银次锡 。 提出“锡备柔刚 , 味不咸涩 , 作铫最良” 。 这种铫 , 需令水快速沸腾 , 否则水老了还有忌讳的熟汤气 。 锡铫被推崇 , 应是锡之提炼技术精益的结果 。 前朝锡茶具被认为有恶气 , 多半是质地不纯 , 杂以其它金属成份 , 夺香败味 。 当时比较有名的 , 叫汴梁摆锡铫 , 其次苏州产的也是好的 。 再往后 , 明中期 , 紫砂茶具开始暂露头角 , 《茶疏》里提到时大彬紫砂壶 , 无土气 , 为时人宝爱 。 只是此时紫砂制造工艺不成熟 , 未成气候 , 仍以锡为贵 。 时大彬之后 , 紫砂名师辈出 , 工艺逐渐稳定完善 , 成为与瓷器分庭抗礼的重要茶具种类 。 明末以后 , 茶书中几乎众口一辞 , “砂铫煮水为上” , 概因紫砂煮水无熟汤气 。 锡铫仅次之 。 但锡是比较贵的金属 , 紫砂普及后 , 价格便宜又实用 , 因此清代人煮水 , 用得最多的应是瓦铫或砂铫 。 至于瓷铫 , 因经不住火 , 易裂 , 逐渐不被使用 。 【煮水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