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和外国人有啥关系?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 又称午日节、五月节、五日节、艾节等 , 其最初的来源自古都是一桩争论不休的公案 。 在我们通常的理解里 , 会将端午节的起源视为是纪念于五月初五投汨罗江的爱国诗人屈原 。 但是 , 伍子胥、孝女曹娥、介子推等童靴可能会表示不服 , 毕竟在我国江浙一带不少地区 , 纪念端午节最初署名权妥妥属于他们 。 一些历史学家也困惑于此 , 做了相应考证翻出不少典藏古籍 , 比如著名学者闻一多在《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认为 , 端午节起源来自古代吴越地区“龙”的部落举行图腾祭祀的日子 。 比如持蓄兰沐浴说的学者认为 , 端午节最初源于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 古人五月采摘兰草 , 盛行以兰草汤沐浴、除毒之俗 。 《大戴礼记·夏小正》“五月……煮梅为豆实也蓄兰为沐浴也 。 ”屈原在《九歌·云中君》当中也为此说站台“浴兰汤兮沐芳 , 华采衣兮若英” 。

端午节,和外国人有啥关系?

文章插图

当然 , 这些纷繁复杂的争论对我们这些愿意安安静静做一个吃粽子的吃货而言都不重要 。 很多时候 , 美食的诱惑往往掩盖住了端午节本身具有的文化传承的魅力 , 也遮蔽住了我们“开眼看世界”观瞻其他国家和地区端午节文化的眼睛 。 严肃地讲 , 端午节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现象 , 与春节、中秋等节日一样 , 被播撒到其他国家和地区 , 并随着不同地域历史的变迁及文化沿袭的差异 , 造成了各个国家地区欢度端午节时所举行的活动也各有千秋 。
各表一枝的端午申遗
端午节,和外国人有啥关系?

文章插图

2005年11月25日韩国端午祭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 , 一度引发中国国内民众的民意强烈反弹 , 正所谓韩国端午祭申遗一声炮响 , 让我们实实在在感受到文化传承保护的压力 , 中国各地也加快了端午节申遗的步伐 。 很快 , 受文化部委托 , 有湖北省出面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了相应的申报材料 。 其中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作为中国申遗“端午习俗”组成部分 。 最终2009年10月4日 , 中国“端午申遗”成功 , 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 , 也为这次纷繁依旧的争论画上一个句号 。
回顾这场端午节考据纷争 , 可圈可点之处颇多 。 按照专家的说法 , 以节日习俗而言 , 端午节虽然发源地在中国 , 但是在长期的流传和国际交流中 , 它被中国周边的国家和民族所吸纳 , 并置于自己的文化土壤之中 , 形成各国、各民族独特的节日习俗 。 但是客观地讲 , 韩国端午祭申遗的成功的确刺激到国人的敏感神经 , 唤起民众对祖先创造的文化形态和价值观念进行重新思考 。
韩国学者为例证二者不同 , 强调韩国江陵端午祭是韩国江陵地区特有的一种祭祀 , 原型应追溯于当地萨满文化 。 学者同时对江陵端午祭进行了梳理 , 指出祭祀仪式一般分“儒教式祭仪”和“巫俗祭仪”两种 。 儒教式祭仪以奉读汉文祝祷词的形式进行 , 祝祭的内容涉及除祸招福、健康安宁、治愈疾病、农渔丰收、禽畜繁盛等 。 儒祭之后 , 开始伴随歌舞戏剧表演进行的“巫俗祭仪” , 直至深夜 。 祭祀期间除指定的祭礼、巫祭、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儿童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外 , 还有众多的民俗活动 , 如汉诗创作比赛、乡土民谣竞唱大赛、全国时调竞唱大赛等;庆祝活动 , 如烟火游戏、端午放灯等;夜间活动 , 如国乐表演、伽琴并唱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