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疫苗:接种还是不接种?

近日 , 乙肝疫苗致死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 , 国内三家主要疫苗生产企业相继卷入风波 , 卫生部门已介入调查 。 此事引起了无数人关注 , 乙肝疫苗是怎么回事?啥叫“偶合症”?这乙肝疫苗还能打吗?

乙肝和我国乙肝防控措施
乙型肝炎是由乙肝病毒引起的疾病 , 在世界上最常见的致死病因中排名第九 。 除暴发性肝炎外 , 感染后还可变为慢性病毒携带者 , 而后进一步发展成为目前难以治愈的慢性肝炎 , 并导致肝硬化和肝癌 , 我国现有慢性乙肝病毒携带者1.2亿人 , 因此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和控制该病传播的重要措施 。
我国于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 , 20年来 , 全国乙肝病毒携带者已减少五千万人 , 且目前青少年人群的病毒携带率显著低于中高龄人群 , 可见针对新生儿和儿童的乙肝疫苗接种卓有成效 。
彭国文等人在不同市县的随机抽取1-14岁儿童进行乙肝抗原检测(阳性代表携带病毒) , 证明接种乙肝疫苗的儿童中 , 阳性率为2.3% , 未接种儿童的阳性率为10.8% , 在不清楚是否接种儿童中的阳性率则为7.5%;而在接种过乙肝疫苗的儿童中 , 出生24小时内接种第一针的 , 阳性率为1.4% , 第三天及以后才接种的 , 阳性率为3.8% 。 田茶等人和何江等人通过研究发现 , 在接种过疫苗而仍呈现阳性的儿童中 , 相当一部分是在接种疫苗前就已通过母婴传播途径受到感染 。
据北京大学医学部庄辉教授介绍 , 全球有181个国家将乙肝疫苗定为计划免疫项目 , 其中127个国家是要求在出生24小时内接种的 。 这是因为经母婴传播患病的新生儿中 , 90%无法痊愈而转变为慢性感染 , 为了避免这种慢性感染的发生 , 就必须阻断病毒的母婴传播 , 在出生后24小时内接种乙肝疫苗 , 能有96%的几率阻断病毒 , 超过24小时则只有80%的几率阻断病毒 。
乙肝疫苗如何保护人体?
人体免疫系统的功能是识别外来者并加以清除 , 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有自身独有的一套识别分子 , 就像是一套通行证一样 , 免疫系统不会攻击持有全套自己的通行证的细胞 。 当细菌、病毒侵入人体 , 免疫系统就会发现它们的通行证和自己不同 , 并发起进攻 , 可是当入侵者足够多时 , 免疫系统来不及阻拦 , 人就该生病了 。 免疫系统为了提高自己防御外敌的能力 , 会把曾杀死的病原体的通行证记录下来 , 一旦同样的敌人再次入侵 , 就能快速调集防御大军 。 这就是疫苗的工作原理 , 先送几个奄奄一息的敌人 , 或者敌人的通行证到体内 , 让免疫系统认识认识 , 以后再来的敌人就难逃堵截了 。
由于疫苗是让一批危害很小的物质入侵人体 , 激活人体对这种物质的特异性免疫 , 从而在之后的数年或数十年内 , 体内都能有针对这种物质的抗体存在 , 所以注射疫苗后 , 一部分人出现低烧、局部疼痛、红肿等程度较轻微的不良反应属于正常现象 , 这些反应是免疫系统积极工作造成的 。
乙肝疫苗最早是用乙肝患者的血清来制备的 , 随着技术的发展 , 这种风险较高的疫苗制备手段已经被摒弃 , 目前国内常用的乙肝疫苗是重组(酵母)乙肝疫苗 。 人们将乙肝病毒表面所携带的“通行证”的基因转入到酵母菌中 , 随着酵母菌生长繁殖 , “通行证”也源源不断地被生产出来 , 人们再将其收集、纯化 , 制成疫苗 。 这种疫苗不含病毒 , 只含有病毒表面的识别分子 , 所以安全性较高 。 全国从2000年至今年12月 , 近13年来接种乙肝疫苗后死亡的疑似异常反应病例累计上报188例 , 其中 , 最终确定为疫苗异常反应的为18例 , 平均每年1.4例 , 而全国每年需消耗6000万支乙肝疫苗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