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效口服避孕药:神奇药片还是夺命凶手?

对于那些不想早早成为父母的伴侣而言,选择合适的避孕手段可谓十分重要 。 相较于步骤繁琐的屏障避孕(避孕套)和无法自由取出的宫内节育器(避孕环),短效口服避孕药(COC)逐渐得到了众多女性的青睐 。 短效口服避孕药是目前最常见的避孕药,它通过雌激素和孕激素来控制生育 。 但最近的一些网文和流言,却又让很多本想选择COC的女性望而却步 。 从某网站的热帖“妈富隆,你还要害多少人得深静脉血栓”,再到前一段时间“某著名避孕药引致少女死亡”的新闻,都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 COC究竟是神奇药片,还是夺命凶手?我们不妨从理性的角度来了解一下COC 。

激素的契合,安心的保障
现在所能买到的短效口服避孕药,可以算得上是科学家数十年心血的结晶了 。 一般的COC配方中会包含两种激素:低剂量的雌激素(一般是30μg的炔雌醇)和人工合成孕激素(种类随品牌不同而不同) 。 两种激素在体内互相契合,会给大脑中负责生育的部分发放身体已经怀孕的假信号,从而“双管齐下”达到避孕的目的:抑制女性的排卵,并在子宫中营造不适合受精卵生存的环境 。
在医生眼中,COC的用途可远非“避孕”这么简单 。 有的COC含有较高剂量的雌激素,可以用来治疗女性的激素失调(如多毛、痤疮等症状);COC可以帮助月经不规律的女性调整周期,对缓解痛经也有很好的效果;至于有些含有特殊孕激素的COC,还会为服药者带来肤质改善、体重减轻等“意外惊喜” 。 因此在临床上,医生通常会给患有痛经或激素失调,而又没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处方COC来治疗 。 而对于某些激素失调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而言,COC是非常基础的治疗用药,在计划怀孕之前往往要长期服用 。
“神奇药片”,还是“夺命凶手”?
诸多质疑的网文中,都提到过作者因服用COC而患上严重疾病的经历,很多人便因此认为“COC很危险”“以后不能服用COC” 。 不可否认的是,网文中提到的风险,已经被流行病学研究所证实 。 但只要合理应用COC,我们还是可以最大限度避免这些风险的 。
COC中的激素可以使血液变得容易凝固,如果服用者本身已经具有血栓栓塞的风险因素(如高血脂、吸烟、长期卧床等),将很容易在腿部大静脉中形成血栓(即“深静脉血栓”) 。 血栓形成后并不十分牢固,有时还会因运动等原因发生脱落,随血流流向全身各部位并阻塞某一部位的血管,引发肺栓塞、心肌梗死等后果 。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服用COC的女性发生这一事件的几率在万分之四左右,高于万分之0.5—3的平均水平,但低于怀孕妇女(万分之六) 。 虽然增加的风险微乎其微,不过,每年仍会有很多人因此得上血栓栓塞疾病 。 因此,COC的说明书中都增加了“警告”部分,以提示服用者这一风险的存在 。
要想避免这些事件,最好的方法就是在服药之前多加考虑,如果已经具有一条或多条血栓栓塞的风险因素,则最好选用其他避孕手段 。 下面列出一些常见的风险因素:
◆高龄(年龄≥35岁)
◆吸烟(风险随吸烟量和年龄增加而增加)
◆高血脂
◆肥胖(体重指数超过30kg/㎡)
◆长期卧床(如因疾病或手术需要卧床,在恢复运动后2周内都不能服药)
◆严重疾病(如红斑狼疮、糖尿病、尿毒症等)
而COC带来的另一个风险——肿瘤,到目前为止还存在争议 。 任何一种COC都含有低剂量的雌激素,而非生理性的雌激素会诱发某些肿瘤(如乳腺癌、宫颈癌和肝脏良性肿瘤) 。 据一些流行病学研究的数据,服用COC者被发现患乳腺癌的几率会是不服用者的1.24倍,但实际因此患癌的人数极少,这一风险在停药后也会逐渐消失 。 耐人寻味的是,服用COC者所患的癌症往往会被更早发现,这似乎又证明服药者的乳腺癌发病率升高是因为检查频度增加而不是药物本身 。 至于宫颈癌,虽然有研究证实长期服用COC者患宫颈癌风险升高,但这些研究都不能排除干扰因素(如宫颈癌高危因素HPV感染)的存在,结果还有待商榷 。 不过,在服用COC之前还是应该仔细衡量一下相关风险,以便防患于未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