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茶之道 滥觞于中国

    最早提出“茶道”的是唐代曾任吏部郎中的封演 , 他在《封氏闻见记》卷六《饮茶》中说:“楚人陆鸿渐为茶论 , 说茶之功效 , 并煎茶炙茶之法 , 造茶具二十四事 , 以都统笼贮之 。 远近倾慕 , 好事者家藏一副 , 有常伯熊者 , 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 , 于是茶道大行 , 王公朝士无不饮者 。 ”陆鸿渐便是陆羽 , 他写的《茶经》 , 奠定了中国茶道的基础 。 如此说来 , 早在唐代 , 茶已超越了日常饮用范围而成为一种优雅的生活艺术和精神文化 。
诚然 , 唐之前 , 在王室和贵族中间 , 倡导以茶养廉 , 以茶示俭 , 以茶表礼 , 已不同程度地把饮茶提升为一种精神文化 , 如东晋史部尚书陆纳以茶果接待卫将军谢安、杨州牧桓温“每宴饮唯下七奠拌茶果而已”、南齐世祖武皇帝萧颐遗诏中说“我灵座上 , 慎勿以牲为祭 , 但设饼果、茶饮、干饭、酒脯而已”等等 。 但全面总结唐以前的茶事 , 系统论述茶的采造煮饮 , 并融入了儒、道、释的精神 , 陆羽是第一人 。
“茶之为用 , 味至寒 , 为饮最宜精行俭德之人 。 ”陆羽《茶经》开首第一章 , 即明确赋予饮茶以“精行俭德”的功能 , 把饮茶当作励志、雅志的手段 。
“天育万物 , 皆有至妙” , 茶之采造煮饮皆应契合自然之美 , 这是贯穿通篇《茶经》的思想精髓 。 陆羽率先提出茶以清饮为佳 , 以保持茶的自然本色 。 唐末诗人皮日休曾有评说:“自周以降及于国朝茶事 , 竟陵子陆季疵言之详矣 。 然季疵以前 , 称茗饮者 , 必浑以烹之 , 与夫瀹蔬而啜者无异也 。 ”陆羽倡导茶的清饮 , 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
“茶有九难 , 一曰造 , 二曰别 , 三曰器 , 四曰火 , 五曰水、六曰炙 , 七曰末、八曰煮 , 九曰饮 。 ”陆羽首次把茶从造到饮的过程全面连接起来 , 并追求全过程的完美 。 陆羽这一“完美”的原则 , 为历代以至今的茶人所努力遵循 。
“体均五行去百疾” , “坎上巽下离于中” , 陆羽在煮茶的风炉足上铸刻了这些铭文 , 把中国传统的“五行”、“八卦”等思想 , 在茶道器具上得以体现 , 使儒、道、释各家的思想自然地融入饮茶过程中 。 八卦中的坎为水、巽为风、离为火 , 而坎主水、风兴火、火能煮水 , 故陆羽认为坎、巽、离三者相结合才能煮出好茶来 。 他又认为这风炉(休)调和(均)五行:风炉以铁铸之得金象 , 炉上有盛水器皿而得水象 , 煮水需用木炭得木象 , 木炭燃之得火象 , 炉置于地上得土象 。 五行相生相克 , 阴阳调和 , 从而可以达到“去百疾”的养生目的 。
陆羽《茶经》中虽未出现“茶道”一词 , 而其所记所述 , 无论是形而下的茶器、茶具 , 还是形而上的儒、道、释的思想 , 无不是中国茶道的精神 。
陆羽之后的历代茶人 , 继承发扬陆羽《茶经》中阐述的茶道精神 。 宋人蔡襄因“昔陆羽茶经不第建安之品 , 丁谓茶独论产造之木 , 至于烹试曾未有闻” , 于是他就福建建安茶之色、香、味 , 以及烹试中的炙、碾、罗、候汤、盏、点茶之法 , 作了全面论述 。
自称“教主道君皇帝”的宋徽宗赵佶 , 在位时不理朝政 , 却醉心于艺文 , 也精于茶道 。 他在《大观茶论》中提出 , 饮茶要讲究“采择之精 , 制作之工 , 品第之胜 , 烹点之妙” , 而且强调品茶人的意境与心态 。 他认为饮茶的精神功能在于“社襟涤滞 , 臻清导和” , “中澹间洁 , 韵高致静” 。
明清以降 , 论述茶道之作纷出 , 从各个不同方面总结饮茶的程式、规范等 。 如明人张源在《茶录》的“饮茶”一节中说:“饮茶以客少为贵 , 客众则喧 , 喧则雅趣乏矣 。 独啜曰神 , 二客曰胜 , 三四曰趣 。 ”又在“茶道”一节中说:“造时精 , 藏时燥 , 泡时洁 。 精、燥、洁 , 茶道尽矣 。 ”如果说张源这“精、燥、洁”概括了茶道的物质方面 , 那“神、胜、趣”则是突出了茶道的精神方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