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名茶之太平猴魁

太平猴魁产于黄山北麓的黄山区 , 由于产地低温多湿 , 土质肥活 , 云雾笼罩 , 故而茶质别具一格:茶芽挺直 , 肥壮细嫩 , 外形魁伟 , 色泽苍绿 , 全身毫白 , 具有清汤质绿、水色明、香气浓、滋味醇、回味甜的优秀特征 , 是尖茶中最好的一种 。
鉴别方法
①外形:太平猴魁扁平挺直 , 魁伟重实 , 简单地说 , 就是其个头比较大 , 两叶一芽 , 叶片长达5至7厘米 , 这是独特的自然环境使其鲜叶持嫩性较好的结果 , 这是太平猴魁独一无二的特征 , 其他茶叶很难鱼目混珠 。 冲泡后 , 芽叶成朵肥壮 , 有若含苞欲放的白兰花 。 此乃极品的显著特征 , 其他级别形状相差甚远 , 则要从色、香、味仔细辨识 。
②颜色:太平猴魁苍绿匀润 , 阴暗处看绿得发乌 , 阳光下更是绿得好看 , 绝无微黄的现象 。 冲泡之后 , 叶底嫩绿明亮 。
③香气:香气高爽持久 , 太平猴魁比一般的地方名茶更耐泡 , “三泡四泡幽香犹存” , 一般都具有兰花香 。
④滋味:太平猴魁滋味鲜爽醇厚 , 回味甘甜 , 泡茶时即使放茶过量 , 也不苦不涩 。 不精茶者饮用时常感清淡无味 , 有人云其“甘香如兰 , 幽而不冽 , 啜之淡然 , 似乎无味 。 饮用后 , 觉有一种太和之气 , 弥沦于齿颊之间 , 此无味之味 , 乃至味也” 。
地理标志
太平猴魁属绿茶类 , 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龙门、三口、汤口等一带 。 该茶色、香、味、形独具一格 , 有“刀枪云集 , 龙飞凤舞”的特色 。 每朵茶都是两叶抱一芽 , 平扁挺直 , 不散 , 不翘 , 不曲 , 俗称“两刀一枪” , 素有“猴魁两头尖 , 不散不翘不卷边”之称 。
太平猴魁自地理标志成功注册后 , 茶叶价格不断提高 , 产量不断提升 , 茶农收入节节攀高 , 助农增收作用明显显现 。 2009年 , 全区茶叶总产量1310吨、产值2.05亿元 , 综合产值6亿元;2010年产量1170吨 , 产值2.73亿元 , 综合产值8亿元 。 连续5年保持20%以上的增幅 , 每年净增3500万元以上 。
产地概况
太平猴魁产于安徽省黄山市北麓的黄山区(原太平县)新明一带 。 主产区位于新明乡三门村的猴坑、猴岗、颜家 。 尤以猴坑高山茶园所采制的尖茶品质最优 。
采摘制作
太平猴魁的鲜叶采摘特别讲究 。 谷雨前后 , 当20%芽梢长到一芽三叶初展时 , 即可开园 。 其后3~4天采一批 , 采到立夏便停采 , 立夏后改制尖茶 。 采摘标准为一芽三叶初展 , 并严格做到“四拣”:一拣山 , 拣高山、阴山、云雾笼罩的茶山;二拣丛 , 拣树势茂盛的柿大茶品种的茶丛;三拣枝 , 拣粗壮 , 挺直的嫩枝;四拣尖 , 采回的鲜叶要进行“拣尖” , 即折下一芽带二叶的“尖头” , 作为制猴魁的原料 。
“尖头”要求芽叶肥壮 , 匀齐整枝 , 老嫩适度 , 叶缘背卷 , 且芽尖和叶尖长度相齐 , 以保证成茶能形成“二叶抱一芽”的外形 。 “拣尖”时 , 芽叶过大、过小、瘦弱、弯曲、色淡、紫芽、对夹叶、病虫叶不要(即“八不要”) 。 “拣尖”时 , 剔除的芽叶、单片 , 均制“魁片” 。 一般上午采、中午拣 , 当天制完 。
太平猴魁采摘要在晴天进行 , 雨天一般不采 。 “拣尖”过程 , 也是鲜叶摊放过程 。 短时间摊放 , 实际上是一种轻度萎凋 , 使少量失水 , 便于杀青 , 同时也有利于内含物的转化 , 对猴魁香气、滋味的形成起到一定的作用 。 太平猴魁制造分杀青、毛烘、足烘、复焙四道工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