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解|六安瓜片

六安瓜片 , 为绿茶特种茶类 , 传统历史名茶 , 中国十大名茶之一 , 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 。
自然环境
六安瓜片产于六安市裕安区以及金寨、霍山两县之毗邻山区和低山丘陵 , 产区海拔100-300米 , 常年平均气温15℃ , 年平均无霜期210-220天 , 年太阳辐射总量为506.18千焦/平方厘米 , 年日照时数为2000-2230小时 , 年日照百分率在50%左右 , 光能资源比较丰富 , 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400毫米 , 年平均降水天数为125.6天 , 常年相对湿度80% , 干燥度0.8以下 , 属湿润地带 。
土壤类型比较复杂 , 内山区主要是黄棕壤 , 即普通黄棕壤与山地黄棕壤 , 母质多为花岗岩、花岗片麻岩、角闪片麻岩 , 土壤深厚达1.5米以上 , 有机质含量高 , 土壤肥力和通透性好 , PH4.8-5.5;外山区属下蜀系成土母质分化而成的黄棕壤为主 , 土层虽厚 , 但耕作层浅薄 , 质地黏重 , 底层常有不透水粘盘层 , 肥力和通透性较差 , PH5-6.5;其次少部分沿河两岸及谷地 , 多为冲积土类 , 即沙质壤土 , 土层深厚 , 肥力高 , 能透性好 , 一般为高产茶园区 。 茶树品种为独山小叶种、齐头山中叶种和从中选育的无性系茶树良种 。
传统加工工艺
炒茶锅口径70cm~90cm , 呈25-30°倾斜 , 用芦苇帚、高粱帚或竹丝帚翻炒杀青和做形 , 用栓皮栗树炭火和竹烘篮进行烘焙干燥 。 在烘焙过程中 , 用竹制抱席摊地 。
传统加工:摊凉-生锅-熟锅-毛火-拣剔-小火-老火-冷却装箱 。
摊凉
用竹席摊凉鲜叶 , 厚度4cm~6cm左右 , 时间4h~6h. , 雨水叶稍长 。 摊凉后散发青草气和部分水分 , 透茶香 。
生锅
锅温150°C左右 , 投叶量约80g , 用芦苇帚、高粱帚或竹丝帚翻炒杀青 , 用时2min左右 。 达到叶软翠绿透茶叶清香 , 叶片含水量70%左右 。
熟锅
锅温100°C左右 , 边炒边拍 , 形成瓜子片状 。 嫩叶轻、老叶重 。 用时4min左右 。 达到叶片深绿透香 , 含水量45%左右 。
毛火
用竹烘篮和炭火烘焙 , 投叶量2kg左右 , 嫩叶薄摊、老叶稍厚 。 烘篮顶温度80°C~100°C , 2min~3min翻动一次 。 达到绿而透香 , 含水量30%左右 。
拣剔
用竹制工具盛茶 , 专人拣剔未成形和色泽不一致的叶片、漂叶和非茶类夹杂物 。 达到匀整一致 。
小火
篮顶温度80°C左右 , 每篮投叶2.5kg左右 , 做到低温慢烘 。 茶叶显清香 , 含水量达到15%左右 。
老火
即拉老火 。 用栓皮栗树通条炭架起 , 高40cm~50cm , 要求火温高、火势旺 , 猛烈而均匀 。 每篮投叶12kg~14kg , 二人抬篮罩烘1.5秒钟即抬起翻茶 。 依次边烘边翻150次以上 , 中间不可停歇 。 烘篮下茶末另放 。 达到叶面宝绿上霜 , 香气形成 。 含水量小于6% 。
冷却装箱
经拉老火烘成的茶叶 , 摊放冷却后 , 及时装箱、密封 。 制成商品茶 , 含水量小于6% 。
品质特征
外形瓜子形、背卷顺直、扁而平伏、匀齐、宝绿上霜、无漂叶 , 内质汤色瓜子形、背卷顺直、扁而平伏、匀齐、宝绿上霜、无漂叶 , 香气花香、高长 , 滋味鲜爽、醇厚、回甘 , 叶底柔嫩、黄绿、鲜活、匀齐 。
【讲解|六安瓜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