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 尽管一些年俗已经绝迹 , 但一些新的春节民俗正在兴起 。 今年春节 , 王玉与难得空闲聚在一起的家人们打了麻将;也通过手机给老朋友们送去了新年祝福;晚辈也在大年三十这天给她打来了视频电话 , 通过屏幕向她拜年 。
“以前拜年走亲戚都要去到对方家里 , 面对面的拜年 , 后来是写信送祝福 。 ”王玉说 , 随着各式网络沟通工具的出现 , 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通过微信、视频等形式给亲朋好友送祝福 , 连极具仪式感的给压岁红包都有了抢红包、转账等新路子 。
“新形势也热闹了不少 。 ”她还发现 , 往年过年期间总是鞭炮齐鸣、烟花丛簇 , 现在这些也开始被更为环保的电子鞭炮等新形式替代 。 “大家还是爱玩 。 ”在她看来 , 庆祝形式的转变似乎并不影响它们带来的“过年”氛围 。
餐桌要素的多元化 更多的变化在新年的餐桌上出现 。
20世纪末期 , 中国的温饱问题已经得到基本解决 , 人们对于春节年货的选择也不再局限于单一品类 。 公开资料显示 , 为缓解我国副食品供应偏紧的矛盾 , 农村农业部曾于1988年提出建设“菜篮子工程” 。 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 , “菜篮子工程”重点解决了市场供应短缺问题 。 到1993年年底 , 我国建立了2000多个农副产品批发市场 , 初步形成了以蔬菜、肉、水果和蛋奶为主的大市场大流通格局 。
王玉认为 , 大家生活水平提高之后 , 相比于“吃得饱” , 人们开始追求“吃得好” 。 鸡鸭猪肉等也不用再攒到春节再买 , 反更注重营养的均衡与搭配 。 在客家人居多的海南曾有句“无鸡不成席”的谚语 , 新年的餐桌上 , 鸡是首要存在的元素 。 按照习俗 , 在过年前 , 他们会去市场买上几只活鸡 , 用于春节期间祭祖和招待亲友 。 鸡肉、鸡汤、炒腊肠 , 再盛一碗自家酿的山兰酒或者倒上一碗市场上单价1元钱、用塑料袋包装的米酒 , 这是过年期间最为常见的年饭搭配 。
△ 大年三十12点吃饺子是王玉保留至今的习俗 。 图/邱慧
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 , “老三样”的搭配定律被打破 , 除了鸡肉 , 人们还会购入鱼、海鲜甚至不同品类的肉来丰富餐桌 。 曾因价格高昂被舍弃的鱼类也有了市场 , 单价30元1斤的深海马鲛鱼、单条上百元的红鱼 , 都因“红红火火”“年年有余”的美好寓意成了春节期间的热销品 。 除此之外 , 烤乳猪、啤酒、洋酒或是大品牌的白酒也会出现在如今海南家庭的餐桌上 。
甚至市场也不再是唯一的年货购入途径 。 王玉记得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 , 各家采集年货得去赶集 , 集市总是在早上才会品类齐全 , 大家在随机摆放的摊位上挑选相中的商品 , 没有品质的对比、也没有品牌的竞争 。
而20世纪90年代至21世纪初期 , 商超、互联网购物平台逐步兴起 , 大家购买年货的消费习惯也此期间发生着剧变 。 生鲜、水果、肉类等都能从互联网平台上下单 , 同一品类会有数种品牌供选择 。 王玉告诉记者 , 家里的年货大部分是自己春节前网购来的 , 足不出户 , 商品就能送到家里 。
今年 , 王玉依旧按传统包了饺子、蒸了馒头 , 还准备了自己网购来的鱼丸、肉丸 , “想吃啥就吃啥 , 不局限 。 ”她还发现 , 身边有不少人还会选择找个风景宜人的地方 , 带着全家人旅行过年 。 在她看来 , 年货购买途径的变迁 , 庆贺新年方式的多样 , 过年的习俗和方式可能和过去有些不一样 , 但年味儿一直没变 。
(应受访者要求 , 文中王玉为化名)
【饺子|从北到南,不变的春节印记】
推荐阅读
- 烧饼|剩烧饼咋吃呢?切成宽条,用肉卷一烩,吸收汤汁很好吃,汤都不剩
- |裹面包糠总掉,可能是你裹面包糠的顺序不对!
- 饺子|中国“10大面条”,南北平分秋色,看看你的家乡上榜了吗?
- 奶茶|正月初九“天日”,不管有钱没钱,建议吃六道菜,福气满满日子旺
- |前门新春国潮大集 | 美味烧麦 新春少不了“都一处”
- 食材|百吃不厌的六样美食,看着就有食欲,招待客人倍儿有面
- 柠檬茶|分享4种办公室零食,好吃解馋无异味,量大便宜不占地,建议多囤
- 鸡爪|若再买“锅”,一定坚持“4不买”,不是执拗,是换过3个的经验
- 胡辣汤|早起不喝胡辣汤只为一碗它?有人从小学就开始追着吃了
- 糯米粉|“初十三不做,不富也安康”,今日正月初十,“三不做”是指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