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豆|不接受反驳,最好吃的主食永远在乡间 | 风味世界( 二 )



*纪录片《亚洲 , 丰富的饮食世界》
这段真实的独白来自80年代的黄土高坡 。 在这个年平均降雨不到400毫米的地方 , 过去麦子水稻是长不出来的 , 能存活的只有“卑微” , “根深”的莜麦、小米和土豆 。 为了有收成 , 农人们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从遥远的地方驼来井水浇灌 , 漫山遍野的干涸和沙尘局限了庄稼的可能 , 也禁锢了生活的可能 。

电影《黄土地》画面
同时期的电影《黄土地》就捕捉了那种人与土地深深的依赖关系 。 壮丽的黄土地里 , 人的渺小、坚韧和伟大相交辉映 , 让人感慨万千 。 当然 , 生活再艰难 , 农人们还是会不无巧思的把粮食做出花样:莜面栲栳栳 , 莜面鱼鱼 , 饸饹面….



*纪录片《亚洲 , 丰富的饮食世界》

重复单调的生活里 , 食物成了交流沟通最重要的媒介;想象力十足的花样背后 , 也是独属于北方农人的韧性 , 犹如莜麦 , 深根土地里 , 打不倒 , 压不垮 。




[ qīng huáng bù jiē

有一个时期 , 就是农历三四月 , 巧妇们都要经历一场捉襟见肘的“创意竞赛” 。 此时秋收的粮食基本吃完 , 春播的粮食还没有成熟 , 窖藏的红薯也不多了 , 萝卜白菜等越冬蔬菜 , 也都老得不能吃了 。 人们想到用颜色来比喻这个特殊时期 , 于是有了“青黄不接”这画面感十足的成语 。 “好的创意 , 往往在限制里激发” 。 青黄不接之时 , 也是农家餐桌最富有想象力的时刻:为了让家人尽可能吃上食物 , 各种刚发芽的野草野花野树叶 , 但凡能入口的 , 都成了餐桌上的常客:裹上些许面粉蒸 , 就是蒸槐花、苦菜花;加上点辣椒盐巴拌 , 就是拌香椿、蒲公英…更有经验的主妇会在过完年后立刻种一批土豆 , 等着这时收获 。 于是煮土豆 , 土豆蒸面 , 土豆煮腌菜…花式吃土豆大法开始在全国各地的田间地头上演 , 开头说的搅团 , 也是这个时期 , 巧妇们用来让家人吃更多土豆的妙法 。 农活不算多 , 天气也逐渐暖和 , 坐在小院里 , 拿起家里的钵 , 将放凉的土豆用力敲打——土豆原本简单的淀粉结构在冷却的过程中重新组合 , 变成极具韧性的抗性淀粉 , 粘性就起来了 。
是的 , 无添加中式土豆泥瀑布的核心秘密 , 在于土豆必须是凉的 。 等到早稻、春小麦丰收 , 餐桌就又恢复了往常的热闹 。自





[ zí  jǐ zì zú

有谷子收获的日子 , 土地会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生机 。
不同肥度的田头 , 会分别孕育蔬菜、谷物和杂粮 。 萝卜辣椒白菜茄子是常客 , 稻米糯米红薯小麦也不少见 , 再加上间隙里的花生葵花黄豆蚕豆…食物的可能以土地为核心逐渐外延 。 猪栏里的猪吃的是红薯藤、猪草和粗玉米 , 村前的池塘里则游着草鱼鲢鱼大鹅小鸭 , 稻田里能逮到黄鳝泥鳅田螺螃蟹 , 鸡在谷子地里随意晃悠 。 深入山里 , 还能采到天然油茶树的籽 , 每年集中收一次 , 一次榨油吃一年 。 生活也如此自给自足展开:
秋收的蔬菜 , 一部分留着新鲜吃 , 另一部分立刻被做成各种腌菜 。 辣椒萝卜豆酱芋头 , 制作方法各不相同 , 模样形状也千奇百怪 , 有的直接用盐 , 有的需要蒸熟再晒干… 要说真有什么科学道理?相比之下 , 可能更多是巧妇在日复一日的熟练里 , 见菜下料迸发的奇思妙想 。

“中午干了农活回来 , 临时用水和了麦粉 , 加点盐和葱花 , 搅拌黏稠 , 烧了柴火 , 油煎成圆圆的大烫皮状 , 两面焦煳 。 这样煎上几张 , 而后切成小块 , 盛放盘中 。 一家人趁热香而吃 , 喝着茶 , 嚼着腌菜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