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样发起的“在地厨房”线下活动
体验亲手制作、亲口品尝「在当季、在本土、在当下」的食物
从文稿撰写、到排版设计 , 以及封面插画 , 都由小样一人完成 , 可谓一人撑起的编辑部 。 《1000小食报》的篇幅不短 , 内容来自小样对某个食物或是某道菜谱的观察记录 , 也有她过去一周读到有所启发的饮食书籍或纪录片的介绍 。 她说自己很大一部分的工作就是将一整周围绕项目的生活经历、获取的信息 , 汇集成自己的思考 , 并记录下来 , 若论及实际撰稿到出刊的时间 , 基本会用8到10小时集中完成 。
《1000小食报》是公共的 , 食物是每个人日常生活的环节之一 , 读者从中汲取信息、共享某种感受 。 它又是私人的 , “从本土饮食出发 , 从个体经验与好奇出发 , 每周二发送的田野日志” , 这句从第一期起就固定出现在报刊封面的口号 , 很精准地表明了小样做事的初衷 。
▲
“在地厨房”活动现场私人经验之所以可以引起公众共鸣 , 一方面与小样的语言与内容风格有关 , 细致、平实、温暖始终贯穿于阅读中;另一方面 , 她读书时的专业和工作经历给了她一些人类学视角去书写 。 她说 , “营销或者传播这件事情 , 很重要的还是你的传播对象 , 理解他们的需求 , 才能把信息更好地传达 。 这点和人类学做田野调查可能有相通的地方 , 去理解人、去观察人、去记录 。 ”
▲
小样在“在地厨房”活动现场小样是“寻找1000 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的第一位记录者 , 把家庭食谱融入自己的日常饮食 , 或是以家宴、线下食谱体验的形式再次分享 , 是记录带来的额外收获 , 她在这个过程中感受到快乐与某种传递的使命 。 她希望可以有更多人参与进来 , 留下关于个体的饮食经验 。
▲
小样以读者的家庭食谱为素材 , 绘制了制作示意图小样曾在一封newsletter中记录过家乡的消暑小食:烧仙草和石花膏 , 这是两样经由天然食材经过凝胶作用而形成的固态食物 。 后来有读者回信 , 介绍了老家金华的类似食物 , 小样将读者的家庭食谱画成示意图 , 放在了后续的newsletter中 。 与读者的持续联结 , 让小样发觉每个人对自己的家乡食物、家庭食谱都有着最丰沛的表达 , 这也更坚定了她做“寻找 1000 位中国家庭食谱记录者”的信心 。
▲
小样制作的本土食材出版物《鱿鱼料理手册》
可撕单页的设计 , 方便翻阅或贴于冰箱在小样看来 , 她不是一个本土饮食文化的研究者 , 她只是在写下自己所经历的饮食变迁、记录自己的家庭饮食故事 , 当越来越多的人书写下他们的个体故事 , “在饭桌上建立家”的理想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
聊起家乡福州的味道 , 小样的语调明显更轻快上扬 。
福州菜里一个很典型的调味 , 要属红糟 。 这是以红曲酿造的稻米黄酒 , 酒倒出后沉淀下的渣滓 。 红糟在福州菜中强势到何种程度呢 , 如果去福州的大排档 , 红糟几乎可以用来炒一切 。 在小样看来 , 这个味道几乎可以用来辨别一道菜是不是福州菜 。
▲
糟炒河蚬而现在红糟也已经渐渐隐退福州人的家常厨房 , 相较而言 , 福建老酒 , 更多出现在了日常烹饪中 。 如果路过一个福州人家的厨房 , 最先钻进你鼻子的肯定是老酒或虾油的味道 , 一个鲜香一个醇香的感觉 。
▲
小样联合福州「白杨商店」策划的“两代人的厨房”主题展
若在福建省内来看 , 福州会比其他地方更嗜甜 , 这里过去聚集的也多是身份阶层比较高的人 , 而甜本身在原来的社会体系里 , 就是一种权力的象征 。
推荐阅读
- 包子|被学生亲切地称为“包子阿姨”,她做的包子累计可铺满77个篮球场
- 茄子|一女子生活在国外,十分想念家乡的美食,半年前,她无意间发现,市场上有人卖“茄子苗”
- 红薯|寻找乡间秋日美味!挖红薯烤红薯去喽
- 咖啡|寻找身边的低添加剂食品——咖啡篇1
- 奶茶|当她凝视水中的倒影
- 北京市|广东汕头,4个女生点了4份粿条共545元,老板:看她们加的配料!
- 食材|安徽一女子发现了自家婆婆做菜的一个奇怪习惯,就是她做菜总是将食材剩下一点
- 蒜蓉辣椒酱|辣酱不好吃?75岁的陶华碧再出山,她能否拯救得了老干妈
- 汕头|广东汕头,四个女生点了四份粿条一共545元,老板:看看她们加的配料!
- |福州一家小馆,脾气臭,店又远又破,但没人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