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经典名句德不孤必有邻 德不孤必有邻出自什么( 四 )


孔子在《里仁》中,也强调了选择环境对于人格养成的重要性 。
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广为人知的“孟母三迁”的故事,也是讲环境对人格养成的重要性,而环境中最重要的,就是环境中的其他人 。
在道德修养中,我们的行动取决于我们对他人行为的预期,对友善的的环境,我们自身也会采取友善的行为,因为友善的行为会带来良好的回报 。在恶劣的环境中,我们自身也会首先防范他人,减少和他人的交往,因而形成孤僻生硬的性格 。
刘春红:
知善知恶是良知 存善去恶是格物
馬震宇:
德是共识的体现 不会孤单的 。
刘国庆:
第三种理解,是把“德不孤”当成“必有邻”的条件,就是说,只有形成了一个“德者”的群体,才能够吸引“邻者”,从而“必有邻” 。单独的一个或者少数几个“德者”,只会“孤”,无法做到“有邻” 。
半生远窜于湖南大山之中,不屈服于满清统治的王夫之,“孤德无邻”,对这段的理解也很深 。他在《读四书大全说》中讨论本章,以水,火和湿、燥,比喻德者和邻写的关系,他说:
水无心而赴湿,湿亦无心而致水;火无心而趋燥,燥亦无心而延火 。到此处说感应已差一层,故曰天理自然之合 。乃近海之区,一勺之水亦自达于海;枯暵之侯,一星之火而焚林 。
与夫黄河经万里坚燥之壤以赴海,通都大邑,火发既烈,则湿薪生刍亦不转盼而灰飞 。
盖德之深浅与时之难易,亦天理自然之消息,而伯夷能得之,叔齐、季札不能得之,阖庐不足疑也,要其为德不孤之理,圣人则已洞见之矣 。
王夫之认为有德者是否能够克服环境,是和有德者凝聚的力量和环境的污浊程度相关的 。环境越差,越需要积累更多的力量 。只有有德者团结起来,才能克服环境 。他用“志”表示主观的努力,用“气”表示客观的环境和条件:
其为德先于天则志动气,其为德后于天则气动志,特不可为无德者道耳 。
前者气动志,后者志动气,其归一也 。
刘春红:
这个因果关系 但也可逆
刘国庆:
这三种理解,虽然各不相同,我却觉得都各有道理,都很宝贵 。首先,道德,尤其是公德,必须在和其他人的互动中才能养成,而不能靠静坐读书养成,这和儒学重伦理,重交往的传统完全一致,其次,有德者之间通过交往,形成规则,达成团结,形成一个核心,才能对抗恶劣的环境,这也是很必要的 。
第三,有了一定规模后,就可以带动环境,影响环境,“必有邻”,达到”良朋之来,所谓有邻也 。至于天下归仁,是亦不孤而已矣 。安有德立而无亲近之者乎?”
这章的意思既然已经清楚了,进一步的问题就是对这个理论的真伪进行讨论 。
《荀子?不苟》:君子其身而同焉者合矣,善其言而类焉者应矣 。故马鸣而马应之,牛鸣而牛应之,非知也,其势然也 。
《盐铁论?论诽》曰:檀柘而有乡,苇而有丛,言物类之相从也 。孔子曰:“德不孤,必有邻 。”故汤兴而伊尹至,不仁者远矣,未有明君在上而乱臣在下也 。
荀子用客观的“势”而非主观的“知”来论证“德不孤”的原因,盐铁论用“物类相从”来论证“必有邻”的原因,都是认为“德不孤,必有邻”是个客观规律 。但在经历了宋元之变的元初人撰写的《四书辨疑》中,就对这个规律本身是否成立进行了探讨:
有德者固有类应相从之道,惟明治之世为可必也 。若昏乱之世,乃小人类进之时,君子则各自韬晦远遁以避其害,则无类从不孤之理,“必”字于此不可解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