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旅途上的盒饭,注定又贵又难吃?


公众|旅途上的盒饭,注定又贵又难吃?
文章图片

很多旅行者心中 , 都曾有一个天问:为什么旅途中的餐饮总是又贵又难吃?
无论是“万绿丛中一点肥肉”的火车盒饭 , 还是二次加热后毫无饭菜香的飞机简餐 , 旅客都完全无法提起食欲 , 情愿搬出干粮度过饥肠辘辘的时刻 。
包括近日广州高铁推出的26元一杯的高铁奶茶 , 一上市就收获一箩筐槽点 , 不仅被认为口味“不如1元钱的香飘飘茶包” , 起名“那个女孩”也让人觉得无比尴尬 。

公众|旅途上的盒饭,注定又贵又难吃?
文章图片

号称“研发人员一天品尝上百次”的高铁奶茶 。
生活已经如此艰难 , 旅途的唯一安慰也只剩下泡面了吗?
事实上 , 旅行餐并非一直如此糟糕 , 在早年的铁路旅行中 , 很多列车厨房里都有一位深藏功与名的厨师 。 而且每当火车到站停靠时 , 各种小贩就举着让人垂涎的食物篮在车窗外兜售 , 中国“四大铁路鸡”的盛名也是因此而来 。
如今 , 火车和高铁都已成为最习以为常的出行方式 , 国内各地的“铁路月票”也在上个月推出了 , 但为什么餐饮的水平却一直落后?

公众|旅途上的盒饭,注定又贵又难吃?
文章图片

在上世纪初 , 火车曾带来“鸡”遇 。 /德州博物馆
#01最好的厨子 , 曾经都在世界列车上
从前 , 铁路上的车速很慢 , 旅途很长 , 每到一个站口还要停下来“喘口气” 。
但正是因为这种不太匆忙的旅行方式 , 让餐车车厢有机会成为风景流转的迷人餐厅 , 有一番手艺的厨师也甘愿一边工作 , 一边在摇摇晃晃的世界大地上徜徉 。
美国作家莎朗·哈金斯是一个狂热的火车迷 , 她不仅在美国 , 还多次在欧洲、非洲和亚洲等地乘坐火车旅行 , 曾在跨西伯利亚铁路上旅行超过65000公里 。
因为对“列车厨房正发生些什么”有着浓厚的兴趣 , 莎朗和七位同好撰写了一本《流动的餐桌:世界铁路饮食纪行》 , 作为国际铁路餐食的第一手总结概要 。

公众|旅途上的盒饭,注定又贵又难吃?
文章图片

在这些旅行者眼中 , 世界上没什么事情比乘坐火车旅行更浪漫 。 他们记录了在澳大利亚的“甘”号铁路上咀嚼纳拉伯平原的袋鼠肉、用沙漠植物制作的奶油蛋卷;在南非的豪华列车上吃传统的烤咖喱馅饼、炸南非鳗和巧克力小锅;在跨越欧亚大陆的西伯利亚铁路上品尝鱼子酱和神秘的肉……

公众|旅途上的盒饭,注定又贵又难吃?
文章图片

经由布隆方丹开往德班的德拉肯斯山脉特快 ,正跨过铁路小镇德阿尔以北炎热而干燥的台地 。/《流动的餐桌: 世界铁路饮食纪行》
车厢的装潢也摩登到让人叹为观止 , 在1928年的英国蒸汽机车“飞翔的苏格兰人”上 , 餐车铺有地毯和路易十六时代风格的餐椅 , 后来还增设了鸡尾酒吧 。
其中最特别的 , 是充满神秘色彩的东方快车 。 它是侦探小说家阿加莎·克里斯蒂笔下的凶杀舞台 , 但在现实中 , 它曾因其优雅氛围和餐车所提供的高质量饮食而著称 , 餐车还会被用作酒廊 , 是整辆列车的社交中心 。

公众|旅途上的盒饭,注定又贵又难吃?
文章图片

1974年版的《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剧照 。
亨利·奥珀·德·布洛维茨是当时《伦敦时报》驻巴黎的联络员 , 也是作家兼采访人员 , 他这样描述1883年从巴黎开出的首列东方快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