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为了冬天里吃上可心菜 古人这操作细节拉满( 三 )


苏轼在书中还记载了一种用毛竹贮藏樱桃的办法 , 具体做法是在毛竹上面打洞 , 然后把樱桃放进去 , 将洞口封好 , 等到夏天拿出来再吃 , 这是利用密封的方法来储存食物 。 和密封法相似的一种手段就是涂蜡 。 水果打蜡可不是现代才有的技术 , 《事林广记》记载 , “葡萄以蜡纸裹 , 顿罐中 , 再溶蜡封之 , 至冬不枯” 。 隋文帝特别爱吃黄柑 , 蜀地人摘了黄柑后 , 涂上蜡之后再进献到宫中 , 运用这种方法贮藏的柑橘有“日久犹鲜”的效果 。
灰藏法则是用灰来贮藏食物原料 。 灰是含碱物质 , 有吸收二氧化碳的作用 。 用灰贮藏可以避免环境中二氧化碳含量过高 , 减少微生物的滋生 。 切下的冬瓜 , 一时吃不完 , 撒上石灰粉 , 就能在一定时间内不变质;应季摘下的茄子 , 用炉灰贮藏 , 可以放到第二年的四五月份而不变质 。 古人还发现将栗子和茶叶埋在干燥的沙土里可以延长保质期 , 这大概是利用了石灰粉的碱性和沙土控温的特性来保存食物 。
古代的食物保存 , 不但方法多样 , 还有一定的技术含量 。 据记载 , 宋人在储存茄子时 , 要选择不曾放过水和杂物的新瓮 , 和包裹茄子的茭叶一同放在太阳下暴晒 , 目的就是为了杀菌除湿 , 避免滋生微生物 , 影响茄子的保鲜 。 古人用自己的大智慧 , 丰富了自己的餐桌 , 也为后人留下了一笔财富 , 很多贮藏方法直到今天仍被沿用 。
文/本报采访人员 陈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