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靠外卖突围、开拓新品类,新锐辣酱品牌不想做第二个“老干妈”| 新消费观察

《中国食辣史》一书指出 , 国人食用辣椒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 辣椒实则是一种“痛觉”而非“味觉” , 能够刺激大脑释放内啡肽从而产生愉悦感 , 因此让人欲罢不能 。
为了方便常年食用 , 人们对辣椒进行加工 , 辣酱就是常见的辣椒制品 。 在当代社会 , 用料丰盛、派系有别的辣酱 , 在美食江湖中仍旧占据重要席位 。
近年来 , 随着消费者对不同美食接受度的提升和饮食习惯的改变 , 辣正从“东酸西辣、南甜北咸”的格局中破圈而出 , 食辣人群快速增长 , 食辣区域不断扩张 , 辣酱也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
工信部数据显示 , 2018年调味酱市场规模达400亿 , 其中辣酱占八成;整个辣酱行业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7%以上 。 到2020年底 , 中国辣酱市场或达到400亿元 , 未来发展潜力巨大 。
辣酱市场虽然空间广阔 , 但入门门槛却较低 。 在线下商超 , 我们可以见到大大小小、进口或国产的辣酱品牌正在争夺有限的货架 , 与此同时 , 发轫于线上的各类新兴辣酱品牌如虎邦、饭爷、李子柒等也正在争夺“无形的货架” , 其中借助网络渠道和外卖场景成功突围市场的虎邦辣酱 , 仅2019年电商销售增幅就达到300% 。
【市场|靠外卖突围、开拓新品类,新锐辣酱品牌不想做第二个“老干妈”| 新消费观察】
市场|靠外卖突围、开拓新品类,新锐辣酱品牌不想做第二个“老干妈”| 新消费观察
文章图片

相关数据显示 , 国内有1400多家企业参与辣酱市场的竞争角逐 , 但辣酱行业现状呈现出品牌集中度低、竞争格局较为分散的显著特征 。
在辣酱这一潜力赛道上 , 新锐品牌是如何搅动传统的市场格局的?产品同质化现状之下 , 辣酱品牌又应当如何推动行业的迭代升级?
辣酱行业转型在即
品牌亟待战略创新
中国作为辣椒酱生产与消费大国 , 整个行业一直处于稳步增长态势 , 市场规模也不断扩大 。 《辣酱产品蓝皮书》显示 , 从2010年到2019年 , 中国辣酱产量增长了80% 。 另据智研咨询网发布的报告称 , 到2020年我国辣酱市场约有400亿规模 , 年增速仍在7%以上 。
市场规模虽大 , 但整体来看 , 辣酱行业整体节奏较慢、区域特征明显、市场较为分散 。 即使是品牌知名度最高的老干妈 , 也仅占20%左右的市场份额 , 远没有达到垄断的地步 。 虎邦相关人员在发布会上指出 , 行业具有龙头企业的同时行业集中度低 , 意味着具有创造第二品牌的机会 。
另一方面 , 由于市场空间大 , 准入门槛低 , 吸引来庞大的参与者 , 越来越多网红系、个人手作坊及新电商品牌纷纷涌入这一市场 , 竞争日益激烈 。 我国辣椒酱行业已进入供大于求、产能过剩的阶段 , 辣酱产品同质化严重 , 部分企业大打价格战 , 严重影响了行业的健康发展 。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 , 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激烈的竞争 , 也让企业开始追求改变 。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公司调研发现 , 近年来 , 为打造配方的差异化 , 满足消费者口味的多样化需求 , 辣酱品类逐渐从单一的辣椒制品 , 发展为具有佐餐功能、口味丰富的调味酱 。 消费者消费场景、行为习惯的变化 , 也驱使产品设计的迭代 , 从传统大玻璃瓶朝着“小袋包装 , 一餐一罐 , 卫生便捷”的方向转型 。
企业则越来越注重对原料、生产方面的质量把控 。 辣酱已经逐渐从纯手工操作的“小作坊”进入自动化生产车间 , 不少知名企业对原料的选择也更加严格 。

市场|靠外卖突围、开拓新品类,新锐辣酱品牌不想做第二个“老干妈”| 新消费观察
文章图片

推荐阅读